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第324章(2 / 2)

一念之善,他们这些人或许已经死在了这片土地上。

成之染闻讯登上城头,飒爽的身影甫一出现,便吸引了城下众人的目光。

那目光颇为复杂,陌生面庞上犹如寒冰般冷硬的惊异和戒惧,在遥遥一望中渐次崩裂消融。

如此鲜活的面容。

她并不认得他们,可他们仰望她的眼神,却变得如此熟悉,就如同她在寻常百姓眸中所见。

北风凛冽,呼啸而过。瑟瑟发抖的人群纷纷跪倒在地,感激涕零地磕头道谢。他们的汉话参差不齐,断断续续地在风中飘散,无非是谢她的不杀之恩,祝愿她福寿安康云云。

成之染听得只言片语,扶着高耸的城垛,许久都一动不动。土石寒凉,她仿佛浑然不觉,目光被纷乱人群牵系着,一时竟有些模糊。

她自忖并非良善,手中也沾了不少不干不净的鲜血,有时更像是一个恶人。而她如此在洛阳,所做的一切也并不是为了得到他们的感激和敬仰,而只是为了北伐的前途和大魏的将来。

可是如今这一刻,纵然她心如铁石,又岂会无动于衷。

人情凄怆,草木摇落,枝头寒鸦惊起,一声又一声,嘹亮却嘶哑,聒噪地叫个不停。

它从叩拜不已的人群上空徘徊良久,振翅兜转了身形,飞过无边无际的漫长昼夜,飞过大河千里的苍茫草泽,飞过花花绿绿的五色旌旗,冷不丁“噌”的一声,被利箭贯穿,凄凄惨惨地跌到军垒里。

射箭的小卒收了弓箭,上前拾起断气的老鸦,望见那血痕,忍不住骂了声晦气,甩手扔到垒墙外。数月以来,边境风声紧,他们驻守在大河北岸,日日夜夜紧盯着一河之隔的璧田城。

自从秋冬之际魏军夺取了璧田城,千里之外的云中城不时传来皇帝的谕旨。那个驻守璧田城却弃城而逃的将军,早已被前来督战的相州刺史斩首示众,尸体也被沉到了河底。

如今这时节,河底想必也冰冷刺骨。

小卒打了个寒战。先前刺史带兵打到了南岸城下,可惜魏军在璧田城设防严密,让他们无隙可乘。皇帝是什么心思,他不敢猜也猜不透,总之如今整日里盯着璧田城,他也没看出什么门道。

也不知南岸那位传说中奋起寒微的当朝太尉,究竟是何等人物,又究竟安了哪门子心思,搅扰得边境骚动,军中上下都人心惶惶。

但愿他不要渡河北上。

第289章 帝业

少年成襄远唯一一次来到彭城的那个冬天,初雪比往年提早了许多时日。被飞雪笼罩的险固城池,随着呼啸凛冽的寒风,一并刻印在他空明秀彻的眼底和心里。

他跟随成肃,从金陵来到彭城,日复一日地等候着前锋捷报,时常见到成肃登上城头,以一种他难以名状的复杂神情,遥望着洛阳的方向。

成襄远试图追寻对方的目光,身处于这座肃杀的淮北重镇,他仿佛听到了从洛阳传来的金戈之声,喋血烟尘里依稀是他长姊跃马扬刀的身影,而当她倏忽向他投来一瞥时,他怔然触碰到那双漆黑眼眸中尚不及消散的峥嵘杀气。

不知他父亲,看到的又是怎样的身影。

前线捷报频传,他父亲,当是高兴的。

然而久居高位的太尉不肯将喜怒形于神色,直到夺回洛阳的战报飞奔入城,那张难掩苍老痕迹的脸上才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

“好,好,好!”他连称了三个好字,如释重负。

满城将士也为之一振,一个个摩拳擦掌,只等着水道开掘,便乘舟径进,直抵洛阳。

与大军一道停驻在彭城的会稽王闻讯,对前来传信的曹方遂道:“还请曹督护转告太尉,初战河南,获此大捷,实乃社稷之幸。我亦将回禀天子,即日前往洛阳修敬山陵。”

曹方遂将话带给成肃,成肃未置可否。他与这位尊贵的会稽王并无恩分,还因为苏弘度之事,险些闹得不可开交。若不是成之染拔剑入江陵,将这尊大佛奉迎回京,他只怕要与对方兵戎相见。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