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旦夕祸福,阿父这话可看轻了李将军,”成之染不满,“他戍守姑孰,连月来招兵买马整治水师,自是在准备与贼寇一战。”
“镇守西府,这一战在所难免,”成肃瞥了她一眼,“关键要看怎么打。”
成之染尚不及细思他话里的意思,成肃却摆了摆手,道:“罢了,旁人靠不住,且守好金陵便是了。”
崔甘泉不多日便带兵入京。然而京门兵力不过千余人,纵使他全力勤王,与金陵守备所需相比仍旧是杯水车薪。
成肃眉头皱得更紧了。
暑气渐起,金陵又是梅雨时节。飘零细雨连下了五六天,天却久久不放晴,阴沉着蒸腾着水汽。城中每一个角落都闷热潮湿,纵使一动不动也浑身汗湿,黏糊得令人烦躁。
直到李临风将山阳的八千步骑带回,军中才稍稍缓过一口气。然而这八千精锐如何调遣,又令诸将佐吵得不可开交。
明眼人一看便知,下邳的兵士虽多,可大都伤病缠身,或老或幼,怕不能冲锋陷阵,况且水路迢递,能否比贼寇先到金陵,都是个大问题。
金陵的守卫,除了天子的羽林虎贲金吾卫,便只有指望李临风这支了。
第130章 西府
成肃将诸将佐挥退,只留了成雍和李临风。
见他兀自盯着金陵舆图一动不动,成之染如坐针毡:“而今各路守军只有万余人,如何守得住偌大的金陵!阿父何不像当初京门举义一般,在城中招募百姓从军?”
成肃长出一口气,并不搭言。
成之染急道:“阿父!”
“此事我自有计较,”成肃瞥了她一眼,道,“你去将阿蛮唤来。”
成之染不解其意,但见他神色严肃,只好听命。
徐崇朝正在校场清点诸军人马,闻言二话不说便赶回府中。沧海堂中仍有人,或坐或立正切切交谈。
他一眼便望到李临风坐在成肃下首,正若有所思地听对方说些什么,还时不时点点头。
徐崇朝脚下一顿,成之染一愣:“怎么了?”
徐崇朝摇头:“没什么。”
成肃早就看到他,招招手让他上前,道:“阿蛮,你可愿到西府去一趟?”
徐崇朝尚未开口,成之染先讶异道:“去西府?”
成肃微微一点头。
成雍解释道:“昨日西府的军报,你们可曾看了?”
他粗略一讲,成之染便记起来了。李劝星在西府大治水军,据说是船坚势众浩荡生威,特地修书一封送到金陵来,也好让天子和群臣放宽心。
“卫将军以重兵守西府,义父以为有何不妥?”徐崇朝听成雍说完,便望向成肃。
成肃道:“以我对李公的了解,如此重兵在握,他岂会耐得住性子?”
成之染略一沉吟,道:“阿父以为,卫将军会主动迎击逆贼?”
成肃点点头。
成之染微微蹙眉:“此番逆贼来势汹汹,又取胜于江州,正是士气旺盛之时,兵锋不可挡。我军自应当坚守不出,慢慢消磨他锐气,此乃以逸待劳之道。”
徐崇朝亦道:“卫将军明理,不会不明白。”
成肃哈哈一笑,眸中晦暗不明:“知易行难啊!”
成之染目光落在李临风身上,心中忽一动。果然,成肃接着道:“我已修书一封,明日便由李侯送往西府。阿蛮便一同前去。”
李临风颔首,徐崇朝略一迟疑,但还是点头应下。
成之染说不出哪里古怪,只觉得放心不下:“阿兄若去,我也要去。”
成肃难得没有说什么,以目光询问李临风。
李临风道:“若女郎前往,再合适不过。”
这事便如此定下了。
成之染便赶着回屋收拾行李,徐崇朝与她同行,看上去似乎兴致缺缺。
她问道:“此番去西府,说不定能有寻阳的消息。阿兄为何不高兴?”
徐崇朝闻言,眸中亮了亮,又摇摇头道:“并非不高兴,只是心中不踏实。”
“我也心中不踏实。”
成之染略一迟疑,低声道。
“可我也不知哪里不对劲。”
徐崇朝看了看她,脸上带了些柔和的暖意,道:“既然领了命,先去便是了。”
他目光移向庭中葳蕤的草木。潮气浸染得油亮迷蒙,一枝一叶都恣意舒展,望上去,似乎暑热也没有那么难熬。
————
李临风一行西上时,难得晴空万里。他只带了一队兵士,乘几艘低调的快船,径自奔西府而去。
自承平八年随宣武军西征,多年来成之染再也不曾沿江西上。满目风景如新,欲寻陈迹都无。金陵与姑孰不过二百里之遥,纵使途中又阴雨连绵,也没有耽搁许久,三日后便在江口登岸。
港汊里停泊着错错落落的战船,旌旗密布,一眼望不到尽头。
一行人早被斥候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