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的口味重复率较高,我个人也认为这两种口味并不适合作为拳头产品,推向中国市场,论吃面,我们中国能说到四千年前,新石器时代我们的老祖宗就开始和面抻拉,传承到今天,可以说每一位中国人都吃过面条,山西的刀削面、陕西的油泼面、北京的炸酱面、新疆的拉条子,品种数不胜数,这些面条的做法不但能为我们提供新口味的思路,还说明了方便面在我国具有非常可观的市场,这是我总结出来的中国大江南北各地面条熬制方法,大家先看一下。”
老教授们戴上眼镜和技术部门的干部一起翻阅着良馨整理出来的资料。
会议室里断断续续响起翻阅纸张的声音。
十分钟左右过后,刘教授道:“良厂长,我国北方人吃的面食和南方人吃的面食并不相同,比如北方人吃面讲究筋道,南方人吃面讲究汤头和浇头,我们是要因地制宜,还是要研究出一种符合全国人民都习惯的口味,作为你说的拳头产品?”
李茅道:“想要做的好,我看还是得先统一口味。”
良馨点了点头,“拳头产品,就是良心方便面的不可替代口味,是让人民同志们一想到良心方便面脑子里就第一时间蹦出来的味道,在任何地方闻到这个味道也能立刻想到是良心方便面。”
“既然是味道,就要在调料上下功夫。”
李教授道:“三鲜口味里是鸡蛋、虾和鸡肉,猪骨汤也有了,不如用江南地区的鳝骨熬汤,口感丰满细腻。”
“黄鳝不是人人都吃。”另一位教授摇头,“光听名字,我就不会花钱去买这种口味的方便面,我看这材料上的羊肉臊子面,汤底就很不错,羊肉汤在我国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
“不行不行。”
一名职工代表摆手道:“我们这里好多女同志都不爱吃羊肉,羊肉膻得很,不能只考虑大人,小孩子也是我们销售市场的重点对象。”
刘教授道:“羊肉臊子面还不如换成这个西藏特产,青稞面片煮牦牛肉。”
良馨翻到了材料倒数第二页,“牛肉的话,红烧牛肉面,在各地国营饭店和饮食店里都是响当当的排名第一的招牌,牛肉确实也比羊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接受度高。”
“不行不行。”
李教授摇头如拨浪鼓,“牛肉的供应量远远低于猪肉,每个月1斤半肉票,牛肉一年到头都很难买得上一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