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去。
陆冲锋满足亲了亲良馨的额头,关上她这边的台灯,回头检查女儿的被子有没有被蹬掉,绕过沙发,走到写字台前坐下,继续整理明天开会要用的材料。
良馨忙了一阵子厂里的事,没顾得上去家委会的事,早上特地去了家委会办公室,询问这阵子师里有没有发生什么事。
家委会干部陈彩笑着道:“最近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能解决的就不去打扰你了。”
良馨点头,“我忙归我忙,但家属的日常生活一样很重要,如果有事,现在电话都安装上了,到哪都很方便,你直接打电话给我就行了,不用怕打扰我。”
“我知道,处理不好,我肯定不会压下去不说。”
陈彩道:“可能是
全师都在搞学习小组,干部战士们每天都忙得热火朝天,一点都不得闲,药厂也在为夏天要上的电风扇忙得三班倒,家属工厂做起来了,没有一个家属是闲着的了,都忙着赚钱,每天碰上就是吃饭睡觉,感觉家庭矛盾也少了很多呢。”
良馨笑了一声,“行,反正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及时通知我。”
半个月后,生产设备运到了家属工厂,随行的日方技术人员,也被全厂干部迎接到了厂里。
紧接着,江京农业大学派来的技术小组也到了江京火车站。
刚因为十年下放回到大学任课没几年的教授们,一下火车,看到家属工厂的集体干部和11师的领导干部们都来迎接他们,顿时惊得话都没能说出来。
等被安排到了师部招待所的套间住下,再到师部小灶用完餐,被军队首长才能坐的上海牌小轿车接到了家属工厂。
一位老教授眼含泪花道:“国家终于真的开始重视知识了!”
一句话把大家差点都说成哑巴了。
接着,良馨还没说技术提成的事,农业大学的教授们,一致表示不用住在师部招待所,也不用去师部小灶用餐,更不用每天用小轿车来回接送。
“我们就和厂职工一样,有宿舍住宿舍,有工棚住工棚,食堂烧什么我们就吃什么。”
小组组长刘教授对良馨道:“不要浪费时间在这些日常生活琐事上,抓紧一切时间和日本派来的技术人员把本土口味研发出来,尽快将方便面国产化率从3提升到50以上,这才是关键重要的事!”
第108章 新口味
行政后勤的人都感动于农业大学教授们的一片赤城之心,尽可能在厂里安排好技术人员每日餐食,汽车仍然在外等候着,以备教授们随时回到师部招待所套间休息。
但老教授们进厂之后,日以继夜忙着熟悉生产设备、面饼压延切条蒸煮切割干燥技术环节、调味料和保鲜技术,吃住都在厂里,很少回招待所去住。
1团2团的家属和地方安排的待业青年全部进厂。
厂干部和职代会选出来第一批技术人员已经跟着日本派来的工程师开始学习。
全厂如火如荼忙活了半个月,原本抱着来混一份工资的家属,都不知不觉投入进抓紧时间学技术的氛围之中。
食堂菜都冷了才想起来要吃饭。
晚上到下班点了,愣是不肯走。
良馨赶大家回去,大家还要不高兴,反过来赶良馨快回去。
基地记者一直在跟踪报道家属工厂的新闻,守在厂里几天,写出一篇“非一般的家属工厂”。
如何非一般,拿了其他单位的家属工厂举例。
正儿八经的后勤正营职干部,通常最不愿意去的地方就是当家属工厂的厂长,一旦被分配去管家属工厂,便会觉得天都塌了,军涯到了尽头。
为什么?
因为家属工厂的这些官太太,一个比一个不服管,你要是让哪个不高兴了,回去吹吹枕头风,很有可能就会让你日子不好过。
所以,家属工厂的职工们迟到早退是太过正常的事,压根没人管。
其实就是放到军工厂,老油条听得多,军转民之后,混日子,偷厂里边角料甚至直接偷厂里产品出去倒卖的也都稀松平常了。
因此,一群官太太把厂长赶回家听说过,厂长赶官太太们下班,结果赶都赶不走,加班到废寝忘食,这种事全军同志都还是第一次听说!
产品准备期间,记者追踪报道,也是良馨支持的事。
这样可以在报纸上持续保持良心方便面厂的曝光度。
无关生产,关于家属们不符合常理认真工作的新鲜事,也能调起人民同志们的兴趣和期待感。
老教授们熟悉了全套生产设备和技术,中日双方技术人员也根据江门农场生产出来的小麦面粉和油脂,试生产几次样品之后,良馨召开了新口味研究生产会议。
“日本三晶方便面的两种口味通过技术人员的工艺调整,已经适应了本土面粉。”
良馨让钟雪莲和李茅将打印出来的材料分发给会议室里的每一个人,“目前三鲜口味和味噌猪骨汤口味,和国内其他十条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