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买活 第452节(6 / 9)

地,说到这里,小阳春也说不下去了,他意识到这也是在买地的影响力下推行出来的新政策,也要和买地对接甚至是求援,顶多就是给皇帝加一个教育部长的头衔——那又是什么很值得一说的事情么?这么说,除了个花架子之外,算上日子自由的程度等等一切,皇爷落到手的实惠说不准还不如眼下的士大夫们多呢……尤其是家里能和买地做买卖的官宦,如今的日子好过得很,一个个美滋滋的,可不像是皇爷,想去超市喝杯奶茶还都被说道四的……

“若是这样讲的话,”他不知不觉,就把心里话说出来了,“皇爷想去新都,倒也不算什么大事了,毕竟,如今按实在话讲,这大宗小宗之间么……”

接下来的话,他没明说,但观点是明显的。朱德康也没有反驳的道理,毕竟这都是明摆着的事情,见小阳春和自己的观点一致,他心底也是痒痒的,左右顾盼无人,便压低了声音,附耳对小阳春倾诉起了更惊悚的秘闻。

“这可是千万不能对人说的事情,你可是不知道,昨日我在内书房伺候皇爷笔墨时,周大人和皇爷在商议关陕赈灾的事情,因又说起了去新都的事,周大人本来拿买地未必答应来搪塞皇爷,后来被皇爷逼问得急了,便说,‘哪怕如今敏朝处处势弱,终究正统在我,皇爷不可灭我士气,涨敌威风,心中奋发之念不能丢了’!”

这里说的周大人,是如今内阁次辅周玉绳,听到这里,小阳春也不禁点起头来,认为他的话是很有道理的,也惊讶于一向圆滑的周次辅居然也说出如此严厉的话来——可见皇爷的念头有多么不能让人接受了。朱德康见他反应,谈兴更浓,顿了顿吊足了胃口,方才续道,“不想,皇爷居然反问周大人道,‘正统?你凭什么说如今的正统在我敏朝?正统不是已经转移到买地去了么’?”

抛在这石破天惊的一句话,惊得小阳春手里的一个大石榴都掉到地上去了,朱德康这才把皇帝的话给转述完了,“皇爷说,‘成天正统正统的,你倒是他娘的给老子说说,什么叫正统’——居然连皇爷自己,都认为正统已失,买地,已经在道统上夺得了天下!一统疆域,也只是时日的问题了!”

第957章 来,都可以来!

什么叫做得天下之正?这种事情似乎从来都没有个明确的标准, 但在民心、史评中却又自有一套评价的体系,自古以来得国不正者数不胜数,在史书刀笔之下, 容不得丝毫的矫饰,陈桥驿黄袍加身也好, 普六茹坚受禅让称帝也罢,本质上都是一句‘欺孤儿寡妇而得天下’——只要有丝毫污点, 都逃不脱后人的议论,这正统的转移,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以什么标准作为结束,或许只有到数百年后才能盖棺定论, 在当下是绝不会有结果的, 谁会和皇帝一样直言不讳地说正统已经转移到了对手那里去?谁家不是想方设法, 标榜自己才是真正的正统?所有反对的意见,全是歪理邪说, 不足采信?

也正是因为, 正统这两个字是如此的敏感, 小阳春才会对朱德康告诉他的消息如此的震惊,这样的争论, 倘若发生在十几年前,真是要绝对保密, 便连史官都要把记录封存,留待改朝换代之后再由下一朝的史官来启封的, 可在如今的海清河晏园,如今的京城,毕竟却还是流传了开去, 不过数日,便在京城引起了上下震动,并且催生了私底下诸多激烈的辩论:

都知道现在买地崛起,已是大势,大宗小宗发生对调,或许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倘若皇帝这样说,大家虽然也会认为不妥,却不至于如此抵触,可要说起敏朝正统已失,这就完全超出大家的底线了,甚至很多人都认为,如果皇帝当真说出这番话不假,那敏朝距离彻底完蛋也只是时间问题了,哪怕要付出代价,也要尽快把皇帝换下去,宁可为此接受信王上位,也在所不惜——当然,前提是信王并非是‘正统转移派’的支持者,仍然有意愿尽量维持敏朝的寿命,那末,不论他心底如何想,表面上也自然会激烈地反驳这样的歪理邪说了。

但是,支持皇帝观点的,却也不乏其人,他们认为皇帝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关于正统的论断,历史上早有典故,‘正者,所以正天下之不正也;统者,所以合天下之不一也’——所谓天下之不正,指的自然是王朝末年民间的乱像,能把这些乱像纠正过来,又把天下令出不一、各地割据的事实扭转,统合到一起的,就可以说是取得了天下的正统。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说,买活军的所作所为,岂不就都是在纠正天下的乱像,统一天下的政令,并且也在事实上做到捏合力量,组织了连敏朝衙门都无法想象的大量民生工程?就算是最迂腐的夫子也不能否认这一点吧,若是没有买地,以如今北方天灾人祸的程度,早已是流民四起,乡间门混乱不堪,再没有王法了,哪里还能和现在这般,起码还能做到赈济有法、疏散有度,百姓仍能维持生计而民间门的秩序也还得到了保存?“若是没有买活军的赈济粮和赈济法规,没有特科官吏居中主持,没有买地的办事处监督查办,以原本衙门的能为,能办得到么?”

答案是显然的,也是无法辩驳的,哪怕就连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