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绝对不想成为那块被搬开的挡路石,这么想来,他搬迁都城、改信科学,也都合情合理了,他本来就很想和汉人做生意,现在买活军又打开了这个口子……他当然要改信啦,而且还要比所有台吉都更快,不然的话,他怎么在自己的直属草场上,叫部众们学着多养羊,学着洗羊毛,赶紧从羊毛贸易里多赚钱呢?
他要是脚步慢了,别的台吉通过羊毛贸易,以及把人口往边市派遣,变得富裕起来,人口又越来越多的话,岂不就比大汗还更强盛了?那么他们对于大汗的话,肯定是随便听听,不会认真地照做喽!在草原上,谁有钱有人,谁说话就管用,大汗也得忙着把自己保持在最有钱、最有人的位置上呢!
想到这里,瓶子的冷汗慢慢地就下来了,突然间门,她明白了为何姑姑说科尔沁唯独的道路,只有依附买活军了——邻居们都和买活军做生意,变得越来越富强的时候,科尔沁怎能落后?如果科尔沁还不学着养绵羊,还不学拼音,读《养羊手册》,甚至是请买活军的羊师傅——被牧民们夸得天花乱坠,地位比从前的喇嘛还高——到草原上来巡视的话……
那,科尔沁的台吉,凭什么保住自己的草场呢?在草原上,没有什么东西永远是属于你的,当你的实力配不上你拥有的财产时,自然会有人来夺走它!
邻居们正在大步往前跑,科尔沁却还像是蒙着眼罩的驴子,半点不知道着急,瓶子难掩自己深深的忧心,脱口而出,自怨自艾了起来。“为什么我们不识字呢——为什么哥哥不认得拼音,为什么我没法把我的话立刻送到吴克善哥哥的耳朵里?我现在着急得就像是下雨前的蚂蚁,可远方的亲人半点儿也不会明白我的心情!”
还没到达察罕浩特呢,瓶子就完全理解了姑姑,想必姑姑对着亲人们,也有她此时此刻的焦急:亲人们还一无所知、洋洋自得的时候,见过世面的姑姑,想必和瓶子一样,也早已发现了局势的紧急——
当喀尔喀靠科尔沁边境的牧民帐子,都已经有了萨日朗这样的小鲜花,当他们都已经用上了马口铁,养起了绵羊群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被凶恶的同胞给甩下老远了!
谁先靠近买活军,谁先做起羊毛生意,谁先买来马口铁,带回各式各样的手册,谁就靠近了未来!别人都跑起来了,科尔沁还在原地睡觉!还在漫不经心地饲养山羊,还在对买活军的反感不以为意!
这是何等的迟钝和愚蠢,简直就像是注定被狼吃掉的弱羊——狼口已经张开,留给家乡草原的时间门,已经非常不多了!
第734章 姐妹重逢 草原瓶子 女政治家在飞快……
“a-o-ce-bei——”
“不是, 是a-bei-ce-dei,bo-po-o-fo——你不但顺序乱了,而且读音也错了, 乌云其其格,按你的这个读法,天空还是腾格尔吗?不成了,啊, 不成了唐嘎儿了?”
“满珠习礼哥哥, 乌云其其格读错的字里可没有一个是腾格尔用到的字母……”
“我知道,我就是打个比方——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满珠习礼涨红了脸, 强词夺理地为自己找着借口,又寻求起向导的肯定,“额尔敦, 你说,乌云其其格的发音是不是错了嘛!”
“不算对, 顺序错了,发音还行,宝瓶格格的发音最好, 一会儿中午歇脚时, 大家再看看对照表就都记得了。”
额尔敦是个圆脸少年,脾气很好, 拥有做商人的天赋——相当圆滑,很懂得调停气氛,他适时地转开话题,挥起马鞭指向西方,“顺着这个方向走,日落以前我们就能到达察罕浩特啦, 大家看,天边的小黑点,那都是运羊毛去察罕浩特的车辆,从察罕浩特到边市,还要再走半个月,布里亚特和卫拉特的商人,不想再走这么久,就把羊毛在察罕浩特卸下,买了货物回家。大汗仁慈,收货的价钱只比边市便宜了一成,边市的货物也是一样,价格只高一成,再实在不过!”
一成的价格差,真不算是高的,这里毕竟有半个月的路呢,而且最重要的,是货物的价钱也没有贵出许多,种类更是应有尽有,因为察罕浩特的边市在做大宗买卖,每天都有马车往还。货源的充足和价格的低廉,也让大多商人都愿意在察罕浩特交割——不然的话,就算大汗发布了禁令,也会有人偷偷地越过察罕浩特,直接去往边市的,在草原上,牧民可未必会听从大汗的号令,一切全看他们愿不愿意。
正是因为源源不绝的商队,还有大宗货物的集散,察罕浩特虽然是座新城,但几年时间就已经相当繁华了,他们中午停下来吃饭时,陆续已经远远地看到有七八支商队,唱着歌四面八方地往察罕浩特过去,虽然还看不到土城的痕迹,只是个小黑点,但任谁都看得出来,林丹汗迁都之后,非但没有丢掉察哈尔,把土默特这里的局势也镇压得不错,当真是要比之前更强盛得多了。
“鞑靼人又出了一代黄金汗吗?还是黄金家族的血脉……”
科尔沁家族的成员,对于这件事是又忧又喜的,因为他们也是黄金家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