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买活 第26节(1 / 7)

陆大红每天早起都会总结前一日的心得,有时如果想法比较复杂,灵感比较多,还会冒着损耗视力的危险在晚上整理。这些日记体的工作报告她会再抄一份,捎回临城县给谢双瑶看,买活军的兵士们倘若受到重用,便会经常送回自己的日记心得,这就是谢双瑶所说的‘你们是我的眼’,哪怕是比较一般的买活军也尽量维持写工作日记的习惯,因为六姐要重用一个人,很可能前奏便是索要他们的日记观看,听说这可以发现‘思维模式是否出彩’,而虽然很多人一辈子也很难出头,但买活军中的高层却纷纷效仿。陆大红就每周抽查黄小翠和胡三红的工作日记,从中也发现了不少有用的点子,她都如实记载下来,注明了来源,再送到临城县去。

这些买活军和盐贩的磨合注定是漫长的,工作在磨合中开展,二月二龙抬头是个好日子,许县各处的工程要进入尾声,暂告一段落,各处的工人都忙着回家要赶春耕去,从临城县又有许多吏目被抽调了过来,还能随处见到二三十岁的农民背着包袱,大步流星地赶路,他们是临县的农民,到许县来教本地人种田的,买活军的田该如何种得好,这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的,这些都是本村推选出来,去年种地种得最好的农民,临县父老们高义,在六姐的吩咐下并没有藏私,而是慷慨地将他们借给许县,让他们和彬山买活军的老师一起,来教许县人种田。

这批人在许县自然是要被奉为贵宾的,买活军也借由此前的下乡扫盲活动,多少摸透了许县如今的村落分布,并在私盐贩子的指点下掌握了那些隐户、山民的聚居点,不夸张地说,现在买活军对许县治下的了解程度远超前任县令,前任县领导班子在治理中起到的作用实在是相当有限,现在大多都在扫盲班中积极攻读教材,争取早日融入体系之中。

没被包括在大多里的,也就不必多说了,基本都没活下来,像是陆大红这样的高层,已经可以看到今年秋天许县被完全消化的景象,不过,买活军在完全消化临城县后,人才逐步涌现,在人力上不再捉襟见肘,已有余力向四周探出触角。陆大红、黄小翠、胡三红还有她们的男同胞们,便成为了第一批深入敌境的情报队员,在二月初三这一日戴上义髻,换上了和外间制式一般的粗布衣裳,牵了一队毛驴,往城外而去。这也是他们在记事成人之后,第一次重新踏入‘外头’的世界。

第57章 行路难

二月二龙抬头, 至此一个年算是彻底地过完了,回家歇年的伙计们有些迟归的要回柜上去,挑着担子跑单帮的货郎、铃铛叮当, 从许县往各处去的镖行车队,官道上人来人往, 这是上半年最热闹的时点。大家都拣选在这时候赶路, 因为这时候天气没那样冷了, 而春雨又还没有开始下, 官道灌浆翻毛之处要比三月好, 因此但凡是走陆路, 人们都会避开三四月,尽量在二月外出。

从前是私盐贩子, 往许县外行走时也要分拨而行,免得过于招人耳目,如今被收编在买活军麾下,刘老大一时还没习惯新身份,惯例是把兄弟们安排着错开, 他也亲身上阵, 和陆大红并肩走在驴队中段, 吴老八在前后照看着, 一边走一边和陆大红闲谈,“小陆这也是多年来头回走这样泥泞的道路吧?”

行路难,是真的难, 买活军的人都知道谢六姐是不喜欢出门的,在水泥路修好之前, 她甚至都不情愿从临城县回彬山, 但很少有人因此认为六姐怠惰, 反而是对仙宫的生活更充满了向往,他们从六姐的反应中推测出,仙界的道路肯定是另一番模样,在那时人们的出行应当完全是另一番体验。当然这也是六姐并非此界生人的又一有力证据,因为本方世界的人很少会抱怨行路的艰难困苦,这几乎已经形成了他们的一种常识,行路一定是难的——那不然呢?难道还有什么地方的官道是好走的么?

或许也因为是在南方的缘故,行路尤其地难。在数十年前,官府还有余力征发民夫整修官道的时候,每年冬天,农户都要应劳役,自备食水整修官道,即便是如此,每年雨季也还是免不得坑坑洼洼、坎坷难行。而这些年来,世道逐渐坏了,大量的农户或是沦为流民,或是投入了有官职的人家名下,成为名义上的奴仆,自耕农越来越少,功名人家名下的田地越来越多,‘奴仆’如云,却只需要应一户人家的劳役,可想而知这民夫也越来越难以征发,修路也就因此变得越来越难。

到了这几年,官府再没有修路的余裕,虽说民夫自带粮饷,但他们连吏目的赏钱、食水都难以筹措,这官道也就日益地坏了下去,现在反倒是一些乡间的大户和行商联手,偶尔出钱雇佣附近的农户来整修一些实在不堪的地段,但也不过是勉强维持罢了。终究地说,官道还是越来越难走,以至于成了一条天堑,就连乱匪都不会在雨季来打许县,他们知道那条路是走不了太多人的。

在眼下这样难得的好时段里,官道上的行人便很多了,商户也在抓紧时间运货,行人们几乎首尾相连,在崎岖的道路上蜿蜒地走着,速度相当的慢,后来人要谨慎挑选落脚处——虽然最近没有下雨,但路面已很松软了,前头车马留下的印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