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百九十四、
鼓声并不响亮,遥遥地只能听见鼓膜被敲击后,震散了夜云薄雾的声响,有些沉闷,又有些悠长,鼓声震荡,惊醒了不知道多少人的沉梦,也不知遏住了多少人的心跳。
殿中安静得吓人,甚至连更漏声也压低几分,似乎也怕这鼓声。
许久,殿中沉寂许久,众人之上的男人这才缓缓开口问道:“谁在敲鼓?”
话音未落,早已有人极为严肃地停在殿门口,甚至连呼吸也显得格外平稳,仿佛刚才策马狂奔,莽撞地连连跨过数层台阶不过只是幻象。
“启禀陛下,有黥面罪人贸然入京……甚至敲响了登闻鼓。”
“京中怎会有黥面罪人出现!可是大理寺的罪犯逃狱?”有人惊诧出声,可随即又惊慌地立马噤了声。
李灿云整个人冷汗直冒,眼中有些慌乱地与同僚对视,对方满眼疑惑,似乎只是好奇此人身份,并不觉得会有人能从大理寺的监牢里逃出。
“此人身份可核实了?”
“回陛下,此人自称……杜昀。”
这个名字似乎有些久远得令人陌生,朝中众臣一时半会儿没有反应过来,有些甚至悄悄交头接耳,询问着这些年可有一个犯了重罪的人叫杜昀?
但还有一些人,脸色已经悄然变化,他们对此人尚有记忆,可此人不是早就人间蒸发,多年来杳无音讯,居然还活着吗?
可想归想,却无人敢开口。
“此人敲响登闻鼓,可是有什么冤屈申诉?”
“禀陛下,此人说,自己无冤,只是来自首的。”
“自首?”
“此人同时还呈上此物。”
说着有宦人上前用托盘将守将手中之物托至御前,路过时颜子衿抬头看了一眼,是一块用乌星玉雕琢打磨而成的玉佩。
此物,她曾经见过一次。
“此物……”
“此物怎会——陛下,此物是用祁山山脚下的乌星玉雕琢而成,是赐予殿试排名前二十的进士的信物及奖赏,每一块均有记录,此人怎会——”礼部尚书对此物再熟悉不过,几乎失仪地站起身子,震惊中又夹杂着不解,“可据臣所知,那些名册里,并无有人犯下过黥面这等重罪……他可说此物出自谁之手?”
“末将、末将并未来得及问……”豆大的汗珠顺着下颌滴在腿甲上,守将跪在门口,此事事发突然,又格外紧急,这才匆匆前来禀告,自然来不及询问这些,“此人只说了他来自首,其余、其余的说要见了陛下才肯开口。”
“他说自首,他可说自己犯了什么罪?”
“赤、赤江夜袭弑君之罪。”
殿中倒吸凉气之声此起彼伏,夏凛也没料到怎么忽然又冒出一个来自首的,而且黥面入京,还说自己犯了弑君谋逆的罪名。
不知怎的夏凛下意识看了一眼邬远恩,没想到对面脸色铁青,似乎他也震惊于此人的出现。
难道还有意料之外的情况?
还不等夏凛多想,陛下已经下令将此人带上殿来,众人皆屏气凝神静默等待,宫门到殿前的路并不短,但没想到此时此刻竟会觉得这般漫长。
木檀掩在帘后,颈侧的匕首发着寒意,就在颜子衿承认自己是燕瑶的瞬间,她几乎是要抽出软剑冲上前,然而下一秒自己便被人按在侧廊下动弹不得,定睛一看,竟是长公主手下的暗卫。
“切莫轻举妄动。”
“可是小姐她——”
“此时可是在御前,”其中一名暗卫低声道,“你要是现在冲上去,那死的就不仅仅是她,还有颜家包括临湖的所有人。”
“独她一人获罪,还有回旋的余地,若颜家因此被牵连,纵然颜将军再不忍,权衡利弊下到最后也只能舍了她。”
理性告诉她不要轻举妄动,可看着跪在殿中的颜子衿,木檀还是试图徒劳地挣扎几下,直到登闻鼓响起,她这才停下动作,目光也同众人一起紧紧盯着殿门口。
不多时,一个人被守将们押着出现在门口,披发黥面,布衣草鞋,只是他站得挺拔,似乎面圣已经是一件再习以为常不过的事。
“你就是杜昀?”
将此人押解入殿后,陛下开口询问道。
“罪臣顾见卿,参见陛下。”
“顾见卿!”木檀与夏凛两人几乎是震惊地同时惊呼出声,不过前者被暗卫及时捂住嘴,没能让人发现此处的异常。
李灿云张大了嘴巴,牙齿虽不住打颤,但还是极力克制着不然它们碰撞出声,他怎会不认识这个名字,他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个名字!
这一刻李灿云有些按奈不住,恨不得冒着被砍头的风险,立马冲去前线将颜淮给拉回来。
当初颜父遇害,此案虽对外宣称是意外,但事有蹊跷,暗中大理寺一直在奉命调查此事,当时李灿云的师父便是负责此案之人,而李灿云与颜淮一向交好,受好友所托,在师父退休后他便主动接手了此案。
更别说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