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辛想(二)(1 / 2)

我无从判断妈妈的说法是对是错,因为我只是一个小学生。

但我向来积极,总是选择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我愿意相信祝余不是不想和我做朋友,她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和我做朋友。

不知道就不知道吧,我想,我可以教她。

于是我宽宏大量原谅了她,她再度变成了我的跟班。我不确定她怎样看待这件事,但我让她继续和我一块吃饭一块上下学的时候,她也没有提出什么异议。我想,或许她都没有发现我生气了。

我开始手把手教她该如何和我做朋友,在当时的我看来,好朋友就该做一切我想她做的事:她应该和我手牵手上下学;她应该把橡皮擦借给我;她应该在活动课上跟在我身后;她应该来参加我的生日聚会;她应该关心我每天做了些什么;当然,当学校下午发放简餐的时候,如果是奶油小蛋糕,那祝余也应该分我一半

我对祝余用着“是朋友就该”的指令,而她总是乖乖照做。祝余学得很快,她从不拒绝我,总是听我的话。

我肆意享受着祝余对我的好。

在大人们的张罗下,我们依然就读了同一所初中。

随之而来的则是青春期,青春期总是带来很多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我长高了十二厘米,祝余却只长高了两厘米,都怪她这么挑食,我想,总有一天,她会后悔。

第二个变化是祝余似乎变得“普通”了,她那些会被人指指点点的行为逐渐消失。祝余一直很聪明,会举一反三,她在我身上学到的东西迅速用到了其他人身上。她学会了与人对话的时候,尽量和别人对视,虽然我知道她看向的地方是别人的眉心;她学会了模仿她人的手势与面部表情;即使是别人说出她不理解的笑话,她也会和身旁的人一起挤出微笑;她学会了假装对别人的事情或者情绪感兴趣

如果不和她深入交流,外人只会觉得她性子一板一眼了些,有点冷淡,但她长得可爱,对人有礼貌,很少拒绝别人,成绩在年级上更是名列前茅,那点恰到好处的冷淡,反而让她更有吸引力了,她交了不少朋友,我甚至听说有人喜欢她。

似乎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自闭症或许只是一个阶段,祝余不就自然而然好转了吗?

直到祝余开始频繁请假。

一开始是一天两天,后面逐渐变成一两个星期。

我去祝余家里看她,祝余呆呆地躺在卧室床上看着天花板,谁对她说话都不理,离我很远,离这个世界很远,似乎一切都在她身上凝滞了。

“淼淼,辛想来看你了。”祝阿姨坐在床边,摸了摸祝余的脸。

祝余眼神从我身上缓慢扫过,没有停留。

祝阿姨抱歉地对我摇摇头。

就像回到了初识的那样,祝余又不愿意正眼看我了。

我难过得要命。

祝阿姨说这叫做解离,是因为长期伪装行为下导致的情绪问题爆发,一方面是祝余无法适应青春期导致的变化,一方面是祝余为了融入其他人,交到更多朋友,她需要掩饰自己的一切,忽视自己的感受,揣摩别人的一举一动,假装合群,而这会带来极度的疲惫与情绪枯竭久而久之,便这样了。

我想,这些其他人里面也包括我。

我怎么能一点也没有意识到呢?明明祝余那么特别,又对我这么好。我们从小便是最好的朋友,我明明知道她无法适应每一个细小的变化;明明知道比起社交,她更愿意自己一个人待着;明明知道就连应付我一个人,她也时常露出疲于应对的模样,哪有什么精力再与其他人交往但我依然乐于见到她变成一个“正常人”,期待她能交到很多朋友,希望她能改变。

我第一次清楚地意识到,不会做朋友的人不只是祝余。我用自己设定的标准去要求祝余,却没有真正理解她的世界。

不应该是这样。

我哭着给祝阿姨道歉,说都是因为我在学校里没有照顾好祝余,我举了很多例子,从小时候抢祝余的奶油小蛋糕到上周还让祝余给我做作业。或许是因为我哭得太好笑,糊了满脸的鼻涕和泪,说话上气不接下气又语无伦次,刚刚还面色忧郁的祝阿姨被我逗笑了,“这么漂亮的小姑娘哭起来怎么还像个小孩似的。”

我哭丧着脸辩解,“我不是小孩,我都一米七了。”

祝余还是对我毫无反应,我想去拉她放在被子外的手,可想到她不喜欢别人的触碰,又不敢伸手了,“呜呜呜,都是我的错。”

“想想,这不怪你。”祝阿姨抽出纸巾给我擦脸,“淼淼天生就和大多数孩子不太一样。”

她望向床上安静的祝余,声音温柔:“在家,我还能给她提供一个安全的地方,她不需要伪装,能做最真实的自己,所有的样子都能被接纳。”

“可我不能陪她一辈子,她总要学会在外面生活的。”

祝阿姨顿了顿,“只希望这个过程能轻松一点。”祝阿姨转向我,轻声问:“想想,你愿意帮助淼淼吗?”

“在学校的时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