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第143章(1 / 2)

“长今,帮我把李牧和蒙恬找过来。”

那十几万的流民需要安置,这几块地方又没多少人居住,简直没有比这里还适合的地方。

蒙恬和李牧来得很快。

赵元溪见他们一前一后走了进来,笑着抬手招呼道,“两位将军快过来。”

李牧见她在看赵国的舆图,图上的云中郡赫然被标记上了,“太后这是做什么?”

“李将军曾经镇守在雁门郡,不知对云中郡可否了解?”

雁门郡和云中郡相连,同样归属于赵长城以南,李牧曾为戍边的主将,想来也定去过云中郡。

“此处位于在阴山以南,黄河从其间流过,地势平坦,水草丰美,易于养马,赵武灵王曾在此处设立马场。”

“看来的确是块肥沃的土地,那你说我若是迁部分赵人去此处定居怎么样?”

“太后既然决断,何必再问臣呢?”李牧无奈。

她那么大的标记留在那里,显然已经是打定了主意,他难道还有不同意的可能。

赵元溪憨笑,“李将军曾是那里的主将,若你说不行,我自然会重新考虑此事!”

她又不是不听劝的人。

“可以,那里的确适合居住。”李牧给了肯定的答案。

赵国半数马匹都出自这块地,且那里十分适合种植,赵国边境的守军曾在此处屯田,每年的粮食产量足以供给守军食用,甚至亩产比邯郸这片地方的产量还要再高一些。

“不过那边靠近匈奴,要提防匈奴人南下劫掠。”

“没事,他们敢来,打他们一顿就好。”

现在正是秦国武力最为充沛的时候,匈奴还成不了什么气候,至少最近三十年这块地方都很安全。

李牧对于赵太后的自信,心中不免有些无奈,不过赵太后也并非盲目自信,秦国的确有能拦住匈奴的能力。

赵元溪继续道,“我打算迁邯郸附近的流民去往云中郡这块地方,开垦良田,挖掘沟渠,将这块地打造成大粮仓。”

“不过这得问蒙将军借些兵了。”

赵元溪期待地看向蒙恬。

要想将十几万的流民顺利迁往云中郡,若没有秦君的看守,势必会生出乱子。

“臣可以派人送这些人过去。”

“多谢。”赵元溪微微一笑。

蒙恬立马道:“不,不敢,这是臣的职责所在,大王临走之前曾吩咐臣要听从太后的命令。”

不过大王当初留下的命令是只要太后不乱来,太后想做什么都随她。

只是迁部分的赵人去边境地区定居,应该不算乱来吧!

“原来如此。”赵元溪又笑着转向李牧,“既然李将军对那边熟悉,不妨陪我去一趟吧!”

“您要亲自前去?”李牧惊疑。

“我不能去吗?”

蒙恬也站出来反对,“那边很危险,您实在不该亲自去冒险,此事臣可以代劳。”

“那你会种地吗?”赵元溪反问。

蒙恬急得红了脸,半天说不出话来。

“我不会乱来的,这里虽是一块沃土,但必须有人规划好才行,我不亲自去一趟,实在不放心,实在不行,你派人天天跟着我也可以。”

“可若是匈奴突然来犯,臣实在担心。”

匈奴时常南下劫掠,即便有赵长城阻隔,也有可能部分骑兵闯进来,蒙恬实在不敢冒这样的风险。

李牧却出声,“匈奴虽然凶恶,但也并非那般厉害,哪怕真的有部分散兵游勇闯进来,守军也能及时发现。”

第204章 迁徙

“匈奴南下的时间常在秋季和冬季,我赵国秋收完成的时候,现下开春是草原的牲畜产崽、接羔的季节,匈奴人鲜少进犯,我亦会守在太后身边,不会让人伤到她。”

赵元溪附和,“是啊!而且蒙将军难道还不相信我秦国的将士吗?”

蒙恬见太后执意要去,只得让步,“那臣随您同行。”

邯郸城的郡守已经到了,之后邯郸的事宜都将交由这位郡守处理,赵元溪见过这位新来的郡守,与他曾多次交涉,是个沉稳可靠的人,迁民之事也同他商议过。

政事不需要担心,反正离了她不会有任何影响,可这驻军还掌握在蒙恬手里,他如何能轻易离开?

赵元溪问:“那邯郸城的守军怎么办?”

“守军会交于郡尉管辖,臣之前本就只是代管邯郸郡的军务。”

三人一拍即合,定下了迁民前往云中郡的时间。

命令下发下去,原本死气沉沉的邯郸郡顿时热闹起来。

“这上面写的是什么字?”

众人纷纷围了上来,有人断断续续地念出来,“云中沃土千里民户稀疏,而邯郸田亩有限,为尔等能安居均地利将迁民于云中。”

“凡从邯郸迁往云中者,免赋税三年,新辟土地,成年者授二十亩,未成年授十二亩,路途之上均设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