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清善小记 第17o节(2 / 3)

伯们的前车之鉴和四爷的竭诚相待,乌希哈相信,他不会成为曾经的康熙那样为了皇位大权、一度把亲人子女当做棋子摆布牺牲的帝王。

她对永玟认真道:“或许你的幕僚属臣会告诉你,皇上先是皇上,才是父亲。但我说这些,是想让你知道,不论皇兄当了多少年的皇上,他一定还是个父亲,你要相信他对你的爱。”

“至于如何为储君,乃至为君,我以为,始终心系社稷民生,足矣。”

永玟停步,合手长揖,“侄儿明白了,多谢姑姑教诲。”

乌希哈略微仰头,看着已经比自己高了不少的永玟,为他抚平领口处的褶皱,“你从小就跟皇阿玛和皇兄学习治国大道,姑姑相信你,只要你坚守本心,还记得少时许下的国泰民安之愿,姑姑和你叔叔们都是俗人,总是会偏心你的。”

永玟眉间郁色散去大半,像小时候那样挽住乌希哈,“我以后也会像皇玛法和皇阿玛一样,做姑姑的后盾,不让姑姑受任何委屈。”

……

一炷香后,乌希哈三人踏入养心殿。

弘晖放下手中折子,起身绕过龙案,在乌希哈拜下前扶住她,“皇妹无需多礼。”

为帝十载,乌希哈在弘晖身上看到了四爷的影子,不过比起四爷的冷肃,弘晖稍显得心宽体胖了些。

弘晖让人给乌希哈和成衮扎布搬来座椅,沏上茶水,令宫人退到殿外,兄妹对坐闲话。

“皇妹又清瘦许多,过些日子出了孝,须得好生补养。”

“皇兄才是眼圈儿都黑了,朝政若不是十万火急,稍微缓两日,也无妨。”

弘晖叹道:“非是急事,而是难事。”

乌希哈好奇了,“是何事,竟会让皇兄为难至此?”

永玟还在边上,他想到方才乌希哈对自己所言,他该试着把弘晖更多当作阿玛而非皇上对待,子孝父,父亲子,便大着胆子直接问道:“儿子瞧皇阿玛这个月常拿着皇玛法的手书愁眉不展,可否与儿子说说,让儿子为皇阿玛分忧?还有姑姑,她与皇玛法最心意相通,定能明白皇玛法所思所想。”

弘晖没有生气,也没有否认,点头,“确因皇阿玛所留密诏之故,皇妹先前可曾看过?”

若是因为四爷的那封“遗嘱”……

乌希哈轻声答道:“既是皇阿玛留给皇兄的密诏,我不曾先行阅看。但同行多年,大概能猜到上面写了什么。”

弘晖回身,拿过一纸诏书交给永玟,“这是皇阿玛留给子孙的训诫,你也当看看。”

永玟小心接过,在弘晖的眼神示意下,坐在一边翻看起来。

弘晖又拿出一本书册,“此乃《宋氏游记》最初样册,朕提早看完了,很有意思。”

乌希哈道:“可臣妹也听说,从游记开始在《清报》上刊载起,就一直有御史弹劾这是‘反书’,请皇兄下旨封禁。”

“既然是你写的,皇阿玛也同路,怎会与‘反书’扯上干系。”弘晖摇头。

乌希哈的出身,是她行为立场最天然、最有力的保证,没人会想到她身体里装的,是来自几百年后的叛逆灵魂。

况且当时乌希哈身边还有四爷在,弘晖是放一百个心。

游记传回京城,弘昀他们还有意加强宣传,想着等乌希哈和四爷回来后,若见到自己出了名,所书见闻受百姓认可追捧,能高兴些。

弘晖顿了顿,又道:“不过朕这些时日将游记和遗诏对比着看,又看出些新的名堂来。”

乌希哈抿嘴,“我向来不是个聪明的,有什么小心思都瞒不过皇兄。”

沈启那样的小年轻,都能看出她后期在游记里夹带的私货,别说在朝堂沉浮多年的四爷、弘晖和朝臣们。

风光景色、异域人情只是表象,最“要命”的,还是其中隐晦映射的他国思想和政体演变。

十八世纪的欧洲,正值启蒙运动时期,民智渐开,为后续近代革命打下思想基础。他们所经国家,君权被限制、被推翻,还有在酝酿着独立的殖民地,根本不需要皇帝。

封建制度的消亡,是历史发展、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乌希哈的游记尚隐约其辞,四爷留下的密诏却直白得让弘晖心惊。

“可看完了?”弘晖转头问永玟,“说说,你是如何想的?”

永玟脸色发白,欲言又止,半晌后小声道:“这是皇玛法所书,儿子不敢随意置喙。”

弘晖接着儿子的话说下去,“你可是想说,若非皇阿玛所书,此等祸乱朝纲之言,理当封禁,治其‘谋逆’之罪,连坐九族,以警示天下,肃清风气,防患未然。”

作为王朝君主,乍一见闻帝制可能被颠覆,并非朝代更迭,而是不复存在,第一反应是什么呢?

若外邦强恐生祸乱,则封国。

若商富极可乱朝政,则抑商。

若民智启易起反心,则愚民。

不仅弘晖和永玟如此想,曾经的四爷也这么想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