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四十岁,跟童生女儿一起去考的!
参加秀才试的人数,至少得有一千二百人。
四十取一。
林染也不觉得自己这次能考过,但,反正是要送谢韵仪去考的,她先跟着考一次呗。
场院上,肉都处理好,林染家后院放一部分,柳春生家放一部分。
晚饭后,柳春生敲响了锣。
吃席的事不用通知,家家户户就没有不知道的。
不过,柳树村仍然是老中小一个不少的到了场院上。
村里一下子出了三个童生,是该郑重其事的说。
等柳春生说到,林家出四十两银子盖私塾,柳芽来教,村里孩子束脩一年五百文,外村一两银子的时候,整个场院沸了!
早得了柳春生嘱咐的林彩云,大声给周围的人算账。
一年五百文,家里五个孩子都送去,也只要二两五钱!墨和砚台共用一套,只需要买五只笔,五份纸。
书都不用买!
柳芽夫子写在墙上,孩子们会写了,照着抄就是了!
就在村里上学!在家吃了饭去,中午还能回家干点活,农忙私塾放假!
我家不光孩子们去!我两个女儿儿媳,我都叫她们去!
哪个要真是读书的料,我再给送县里,也跟柳芽一样,考个童生回来!≈
之前犹豫要不要送孩子读书的,现在犹豫,要不要叫十八九岁,正要说亲的女儿也去?
没有人不知道读书识字是好事,犹豫只是因为其中的得失。眼下天平一方咣的沉了下去,家家户户的脑袋凑一起商量,顺便竖起耳朵听别人家的打算。
林彩云还在奋力完成任务:谁要不送,是大傻子!
这可是因为有阿染出银子盖私塾,有柳芽愿意教孩子们,咱柳树村的孩子,才能这么容易就读上书!
你们是不知道,咱占了多大的便宜!县城里的私塾,一年束脩二两银子是少的,关键你得买书!那一摞书买下来,二十两银子打不住!
再算算吃喝住,你算算得花多少银子?还有,去县里读书,不能叫孩子穿补丁摞补丁的衣裳吧?叫同窗们见了笑话。在咱村里,都是自家孩子,谁特意讲究才被笑话!
林彩云兴奋得闪着精光的双眼,四下梭巡,她倒要看看,还有谁家没被她说服!
没有林朝霞那个棒槌捣乱的场面,还真是寂寞呢!
没有!一家都没有!
孩子们肯定是全送!
别家都送了,自己孩子在私塾外可怜巴巴的瞅着,亏心不亏心?那在村里都抬不起头来!
家家户户商量的是,大人要不要也去学一学?
算了算了,拉不下那个脸,家里事也多。豆腐生意和田里的活都要顾上,没那么多闲工夫。
孩子们学了回来,咱跟着认几个字得了。
热血下去,事情都定好了。
六岁到十六岁都去,十八九没成亲的,也去。
多认几个字,好说亲。
反正是在自己村的私塾,学几年都成。
柳春生笑眯眯道:明儿中午,咱全村到阿染家场院前,吃席。
又一次全村吃席的大喜事,这次有她家的荣耀。
刘冬雪看着女儿,热泪盈眶。
下午女儿说不考秀才,她失望了一下下,很快就自我安慰好了。
这两月,女儿真的是睁眼到闭眼都在读书,眼瞅着就瘦了。这还是考童生,真考秀才,那不得更辛苦。
柳芽是个没心眼的好孩子,一个人去县城她都不放心。她就想给柳芽娶个性情好的儿媳妇,就在她眼前过日子。
考了秀才,也没多大用。不就是免徭役免五亩地的税么?家里有银子,用银子抵就是了。
就是种地累点,不过,若是阿染的果树能种成,柳芽的地也可以种果树嘛。
没想到,树都不用种了!
光柳树村,至少得有三十多个来私塾的,这就是十五两银子,够柳芽养家了!
她的柳芽儿,终于长大了,不用她操心了!
林玲抱着柳乐乐,笑呵呵的逗她:姨姨要读书去了!以后不带你玩啦!
柳乐乐瘪嘴,眼泪汪汪,可怜巴巴的瞅着林玲。
她能听懂一些话,只是不会说。
林玲哈哈大笑。
柳花枝从妹妹手里抱起女儿:你姨姨下学回来,还跟你玩。她不在的时候,你跟着阿娘阿妈。
柳乐乐瞬间收回眼泪,咯咯笑得欢:娘,娘,妈,妈!
哎!王瑶亲亲女儿,乐乐快快长大,也跟姨姨一起读书去。
林玲嘁声,斜一眼侄女:小没良心的,姨姨从小给你带到大,有了阿娘阿妈,就不要姨姨了。
柳乐乐嘎嘎笑。
刘冬雪那边的亲戚,也被邀请过来吃席。
林春兰和林秀菊,邀请了孙莲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