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第48章(1 / 2)

林染:少贫。

这沓蒸笼多少钱?

二百钱。

林染付钱买了。

相对布匹来讲,好像其它的都不便宜。林染看向谢韵仪。

谢韵仪:府城京城有不少布作,织女们织布又快又好。冬日闲着的时候,家家户户都织布,麻布多了就卖不上价。蚕丝织成的绸缎就贵,一匹至少二两银子,花样好看的二十两一匹,掺金丝的百两不止。

路过木作,木盆四百文,木桶六百文,林染各买一个。她看了看木箱,便宜的二百文,贵的八两银子都有。

木盆、木桶要保证不漏水,做起来不容易。木箱要求不高,板材薄一些,反而便宜。

林染挑了个八百文的木箱,又要了两个木架,算上木盆、木桶,一共花二两二钱。

谢韵仪嘴角翘了翘,说出的话懊恼不已:我都说不用买了。

林染:木盆、木桶、木架我收着,箱子放外面装咱俩得衣裳。

免得你吃苦耐劳、温顺实诚的形象,在阿娘阿妈眼里坍塌。林染开玩笑,可没有阿娘阿妈喜欢大手大脚花钱的儿媳妇。

阿娘阿妈可喜欢我了。谢韵仪抬抬下巴,木盆、木桶、木架咱们一起用。你是我媳妇,我不嫌弃你。

林染跟被雷击似的,鸡皮疙瘩起一身,抖了抖,难得在言语下甘拜下风。

回去的路上路过陶作,林染又大大小小的陶罐各买几个,板车上塞得满满当当。

谢韵仪瞅见几个格外小的陶罐:这么小,装什么?

听林春兰念叨久了,谢韵仪也觉得罐子还是大的好。装不满没事,装不下就得再腾一个罐子。

菌子粉。林染语焉不详,陶罐不嫌多,总有用得上的时候。

路上没人了,林染将木盆、木桶、木架都收进空间,想了想麦子也收一半。

布匹、装碎布头的背篓和大大小小的罐子,则是全部收进屋里正中间,等着快到家再拿出来。

没走多远,她俩和挑豆腐来卖的村里人碰上了。

你俩卖黄豆买粮怎么不等等?村长说要买粮的人家一起,合起来买便宜。

之前犹犹豫豫,一次买个几十斤的,听说你俩来买粮,都定了和村里一起,至少先买够过冬的。林彩云说起话来又快又急,末了不忘嘱咐,前头警醒着些,或者等我们回来一起回去。

林染笑笑:家里黄豆太多,卖了买麦子。一斤麦子可以和一斤豆渣混在一起做馍馍,算起来比吃粟米合适,就先买了。

林彩云急问道:你阿娘阿妈今天吃的馍馍?怎么个做法会教大伙么?你阿娘阿妈说是阿清给的方子,要你俩同意。

那馍馍,她今天看见林春兰吃,看起来又是新吃食,厚着脸皮讨了一块。

好吃,容易饱!

她们几个天天上县里卖豆腐,知道麦子现在是二十四文一斤,粟米十五文一斤。

豆渣?豆渣今儿都一文钱四斤了,跟白送似的。混着麦子吃,可不是比粟米便宜!

其余人还没搞清楚这里头的门道,见林彩云那副急切的样子,也跟着眼巴巴看向林染。

今儿是两百斤豆腐,她们觉得也一样很快就能卖完,一家能得二十二文。

林家的方子,准没错!

林染点头:教,问我阿娘阿妈就行。头一次的面引子你们上我家买,五文一个,后面各家自己留。

两方人各自前行,等走远了,挑豆腐的,同行的,纷纷向林彩云打听。

林彩云一点不隐瞒,将自己知道的,合计的,都说了。

阿染那车上麦子至少三百斤,没买粟米。

那我家也只买个几十斤粟米煮粥,冬天喝个热乎的,余下都买麦子。

我觉着,豆腐的做法也跟阿清有关,她在府城富贵人家呆过,见识多。

跟我想一块去了,阿染往山里跑了这么多年,怎么早没发现豆腐怎么做?阿清一来,就会了。

春兰和秀菊憨人有憨福,半袋粗粮换回个金疙瘩。

村里人聚一起,就没有不说林家长柳家短的。挑豆腐到县里卖,脚程快,来回也得三个时辰,村里那点事都快说出花来了。

另一头,林染和谢韵仪走了近一半的路程。

【吱,吱吱!】

林染抬头,铁木棍拿在手上,提醒谢韵仪:来了。

谢韵仪瞬间弓箭上弦。

山上的人冲势不减,林染沉声:你守着板车,力度小些,别真射死了人。

说话间,她已经提着棍子,朝跑得快的那边冲上山去。

左右两边往山下跑的人都下意识停下脚步,在惯性的冲击下,就要头往下栽。

慌忙之间,拦路抢劫的混子们,连忙抓住身边的树木和灌木。有倒霉的一手抓住刺丛,瞬间鲜血直流,被刺扎得嗷嗷叫。

第31章 阿染休想丢下她!

几个呼吸间,林染已经靠近跑在最前面的人。铁木棍大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