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随便找了个借口开溜。
“我去找笔墨将两篇残文默写下来,回头再问问你老师和祈元良两个,有没有看过《齐民要术》其他残篇,看看能凑出多少。你不用多想这些,夯实基础才是正道。”
林风收拾脑中混乱情绪。
感激地福身谢过顾池。
顾池摆摆手,示意她不用多礼。
准备晚点跟褚无晦几人商议,如何开发利用林风的文士之道——主公的诸侯之道与农事相关,出言化物能令人吃饱喝足,林风的文士之道,可不可以令庄稼丰收?
若真是如此——
不知能活多少无辜庶民。
不多会儿,顾池便放飞了三只青鸟,祈善、褚曜和康时几乎是前后脚收到。三只青鸟携带的信息是一模一样的,但给褚曜的内容多了一段——他要晚两天再回去。
褚曜好歹也是当年“褚国三杰”之一,不至于连山谷内这么点儿人都压制不住。
祈善看着青鸟信函出神。
《齐民要术》?
隐约听过零碎几段。
祈善便将自己记得的默写下来,传给顾池,顺便添了一句——可要其他农书?
他没读过《齐民要术》,但看过三卷《农桑辑要》,反正都是农书,或许有用。康时回信内容也差不多,他没听过《齐民要术》,但他帮忙将《农桑辑要》补了一卷。
顾池:“……”
为什么林风的文士之道是齐民要术而不是《农桑辑要》?后者一共才七卷,这俩凑一起就补足了四卷。至于《农桑辑要》全文六万余字,这俩偶然看过就能背下四卷似乎有些不河狸——嘿嘿,不要问!
问就是文心文士人均过目不忘!
当然,根本原因是顶尖文心文士的丹府,不仅能储存文气,还能储存备份言灵。
_(:3)∠)_
即便不能,文心文士的记性也很好,一篇几百上千字的文章,往往通读两三遍就能牢牢记住。几人中最给力的,便是褚曜这位老师,《齐民要术》他年少时看过五卷。
顾池:【五卷……这么多?】
褚曜道:【褚国王宫有全套的。】
市面上流传的《齐民要术》多是从褚国这边流传出来的,此书十卷九十二篇,正文加注释足有十一万字。但因为是农书,只有寥寥两份,一份被褚国王宫收藏,另外一份当做王姬陪嫁。褚曜能读到这么多,纯粹是因为王姬的丈夫正是他恩师的儿子。
之后被王姬转赠给了恩师。
收入恩师的私人书库。
褚曜被替换文心,恩师心有愧疚,极力弥补,甚至给了褚曜自由出入私人书库的钥匙。褚曜便是那时候,无意间翻到了那套《齐民要术》,但他没有看完……
顾池回了青鸟:【还能找到?】
等待的功夫继续抄撰。
褚曜:【很难。】
他的文心被替换之后,获得他那颗二品上中文心的褚国储君被其他兄弟斗倒台,卷入“厌胜之祸”,恩师作为储君党羽也被连根拔除,其他人等,抄家发配。
褚国又被辛国所灭,殿宇被焚。
那两套《齐民要术》,作为没什么用又不被重视的农书,,讲真,很难保存下来。
除非——
林风以后有机会进入“山海圣地”,从书山将全套《齐民要术》带出来。
不过,这个可能性不大。
“山海圣地”广袤无边,书山千万,谁知道《齐民要术》藏身在哪一座呢?
这一晚,多人一夜未眠。
褚曜几个是因为默写。
白素是因为“女子也能获得文心,是不是也能获得武胆”这个问题,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林风是激动又紧张,翻来覆去睡不着。
唯一能安稳大睡的,便是沈棠了。
第二日,金乌还未冒头。
沈棠照旧踢醒了公鸡和黄犬,将越来越上道的土匪好好吓唬一番,盯着他们晨练几圈,这才满意点点头——目光欣慰,仿佛看着一群在狱中勤勤恳恳、老老实实改造的囚徒,而她就是监督、帮助他们重塑人生的大善人——颇有几分育人的成就感。
回去路上,她被白素堵了。
“沈郎主且慢!”
“何事?”
白素咬着下唇,紧张忐忑:“沈郎主,不,沈娘……也不,沈公,可否移步详谈?”
唤“沈郎主”,冒犯人家真实性别。
唤“沈娘子”,没气势,不够尊重。
折中一下还是唤“沈公”。
沈棠并未挪动脚步,直言道:“你是为了武胆之事来的吧?有什么直说就行。”
白素问:“我能凝聚武胆吗?”
她单刀直入,问得坦荡。
白素昨夜回去之后,翻来覆去、细细咀嚼沈棠和顾池说的每一个字,特别是顾池那一段话。初时激动,但冷静下来却发现了一个惊天大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