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第45o章(2 / 2)

么会做那么多美食,比厨师还厉害。

其实女主的人设是有原型的,计算机女宝也可以是会吃会做的吃货啊。

也许厨师只会做自己擅长的菜系,但吃货可是忍不住,什么都想要下手试一试的。

学什么专业跟擅长厨艺又不冲突。

也许这个吃货就是认死理,喜欢的美食一定要琢磨透,想尽一切办法完美地复刻出来呢。

三,写小说的时候会不会饿?

有读者问我,写小说的时候会不会饿,会不会馋。

答案是不会,哈哈哈。

因为大部分时候主角团们吃什么,我要么当时也在吃,要么刚吃完不久。

又或者,那是我平时经常吃的食物。

只有这样写出来的美食品鉴,才是最真实的。

四,关于小说里的美食

经常见到读者问为什么书里写的大部分是南方,尤其是广东美食。

为什么很少北方美食。

很简单,因为作者是广东人。

小说作者创造不出自己认知以外的世界,也很难写好没见过,没吃过的美食。

北方也有很多美食,只是我更倾向于从身边熟悉的食物写起。

五,关于书中各种食材

一开始,我写得还挺开心的。

有时候没时间,也会在高铁,飞机上构思剧情,然后记下来。

一回家或者到酒店就立刻写写写。

可慢慢地,就开始有些迷茫,甚至陷入了一个新人作者可能都会遇到的误区。(如果有新人作者宝宝看到,希望你可以避免这一点。)

有一段时间,这本书吸引了许多不同类型的读者。

哪怕开头就强调了这是架空文,还总有人给差评,理由是我写得假,没有逻辑。

例如古代不能吃牛肉,古代没有这个酱,没有那个酱,古代不可能出现奶油,吉利丁……

甚至还有人说古代连皇帝也吃不到活海鲜,其他人更别想了。

( ̄▽ ̄)≈ot;

其实我很想说,那么多朝代,并不是每个都城都在内陆。

哪怕在内陆,只要皇帝想,也是可以吃到活海鲜的。

有人生怕我看不到,还跑到作者说下面批评我不够严谨,假得很。

看到那些评论的时候,我很惊讶。

架空小说看的难道不应该是行文逻辑,为什么要在书里找历史逻辑??

就算当作历史小说来考据,可他们也没有用任何权威文献作为自己论据的支撑。

那些人否定的依据,就是他们认为不可能。

其实很多读者认为后面才传入我国的各种菇类和酱料,古代早就有了。

就拿一部分人强调过的近代才出现的咖喱酱和金针菇为例。

其实早在南宋时期,它就已经被以香料调色剂的名义引入了,只是没人把它做成咖喱酱罢了。

《岛夷志略》也记载了泉州海商从大食进口胡黄连,肉桂,豆蒄,松子,椰子和茉莉花等作为药用植物和食品调料的情况。

金针菇的栽培和食用历史悠久,《神农本草经》《农书》《四时纂要》里早就对金针菇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栽培法等都有过相关记载。

只是没有大范围推广而已。

诸如此类,还有很多很多。

再说了,我国古代也不是完全禁止吃牛肉。

牛肉甚至是可以买卖交易的,只是普通人不允许私自宰杀而已。

以《宋史·卷一百五十》里的记载为例:“乞如崇宁五年(1106年)指挥,下诸路买牛角四十万只、筋十万斤。”

意思就是军方在徽宗崇宁五年,为了制造弓箭一次性采购四十万只牛角,十万斤牛筋。

四十万只牛角需要宰杀二十万头牛,牛角和牛筋被买走,拿去造弓箭了,那么剩下的牛肉怎么办呢??

总不可能是卖家自己消化,或者无害化处理了吧?

肯定流入市场了啊。

当时的有些地方州府为了增收,还设立一个牛肉税。

也就是说,交了一定的税额之后,就可以杀牛吃肉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