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第77章(1 / 2)

这些作物被大越的走商运走,后来南禹的作物、草木花果停滞生长,大越的走商就从南禹买走种子,栽种出来后,又把菜运来南禹售卖。

除了这些菜种,余南叶还在库房里看到不少花种、瓜果种子;如黄瓜、冬瓜、寒瓜、南瓜的种子。

又如梨、桃、李、枣、柑橘、甜瓜、葡萄、石榴、哈密瓜、荔枝、龙眼、甘蕉、椰子的种子,或带着土壤的嫩苗。

余南叶道:“苟司吏,这些带土壤的嫩苗何时送来的?”

苟文虽觉得余南叶不懂栽种,很是放心表示这些带土壤的嫩苗两日前运来的。

细白手指捻了捻土壤,土壤很是湿润,这时候移去田里刚刚好。

于是,余南叶对身边的小江和乔乔说:“你们找找看这些土壤哪些是湿润的,那些干的,干的放一边,一会儿我来洒水,土壤湿润的放一边,待会儿我们移栽过去。”

小江和乔乔纷纷应好,两人学着余南叶的样子蹲下身,查看面前带着土壤的嫩苗,两人不认识这些嫩苗,更不会栽种,有些担心的往主子的方向看。

主子不仅毫无所察,脸色也不曾变一下,就好像真的擅耕。

苟文看着余南叶动作有条不絮,越看越觉得余司使像会种地的,瞧那娴熟的手法,似乎比自己还要熟练。

苟文今年二十有七,出生农户,未开蒙前也曾下过田地,十岁左右,家里日子好起来了,村里与自己差不多岁数的小子都去了村里老童生开的私塾启蒙,家里只他一个男丁,他上面有个出嫁的姐姐,下面有个小了自己七八岁的小妹。

苟小妹是父母的晚来女,生得白嫩软乎,似糯米团子,十分讨喜。

家里上下都喜欢这个小年糕。

后后小妹大了,家里也没让她下地干活儿。

顶多在家做饭。

好在小妹喜欢研究各种吃食,哪怕是简简单单的水煮肉片,都煮的比别家好。

他启蒙后,家里也不让他种地了,家里十亩地,租了五亩出去,剩下五亩家中父母耕种。

他跟着乡里的老童生学了两年,便下场考试,没想到一下子就考过了乡试、县试、府试,成了当地有名的神童,家里越来越好。

那时他每日要见不少人,村里的乡绅,镇上的员外等等。

众人皆对自己赞不绝口,渐渐地他开始得意忘形,心思不再放于学文,考了两次秀才都名落青山。

有道是“白首书窗成巨儒,不知簪组遍屠沽”。

他开始自我反省,又考了两次才考中秀才,那时已经十六岁,到了县学,县学里人才辈出,他在里面并不算什么。

慢慢地他沉淀下来,一直到两年后才考中一甲进士,举家迁至都城。

现下想来他为自己先前的自以为是而感到懊悔,好在余南叶不知情,否则他就真的得罪了陛下跟前的大红人。

余南叶不知道苟文怎么想的,他挑选出带土壤的嫩苗,起身道:“苟司吏可否带我们去较近的田地。”

苟文想了下,回答:“这边有,这些要移植过去?”

“对,得尽快栽过去。”余南叶手中拿了不少嫩苗,苟文认出这是番茄的嫩苗,可如今已经十月,番茄要么早春栽种,要么六、七月栽种。

都城位于西南方,冬日里虽不至于严寒到大雪纷飞,却也是冷手冷脚的。

苟文不觉得在草木停止生长的时下,能种活番茄。

苟文担心余南叶不认识这是番茄嫩苗,刚想张口提醒,蓦然想到少年先前的手法,顿时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或许余南叶真的有法子。

他把人带去最近一块地,这里离水车很近,不过这个季节的番茄苗不需要太多水分,于是余南叶换去另一块土地。

小江和乔乔跟在身后,他们手上同意拿着拿着番茄苗,其他人见了,有些跟着帮忙转移带土壤的番茄苗,有的则是来看热闹。

余南叶一边移栽,一边跟苟文说:“我知道一种法子,哪怕不是当季也能栽种,之前我和阿、我跟陛下说过,陛下也想到了这点,已经让尚擅作的人做了,估计很快咱们就能用上。”

想当初他跟阿景提起爹爹手札中记录的种植方式时,还担心阿景不会赞同,没想到阿景一下子就跟自己想到一处去了。

他当然不知道陆柘景那时候除了想到这个,还想着南南怎么知道“大棚”。

大棚种植不是这里的,而是他从另一个世界借用的。

第111章

或许是看余南叶干得太娴熟, 很快就有不少人加入。

苟文见状捆上广袖,下了田地。

心想,刚才还不如不换衣裳。

为了见余司使, 他特意换下之前一直穿的短打, 担心在余南叶面前留下不好印象, 毕竟这位可是天子臣, 得罪谁都不能得罪了他去。

像他这种无权无势, 通过科考好不容易坐上七品官的进士不乏其数, 所幸他所在的农作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