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第4o章(1 / 2)

陆柘景五官优越, 这一笑就更加俊美无俦,丰神如玉, 余南叶不由得看入了迷。

陆柘景感觉到少年的视线, 嘴角的弧度怎么都压不下去。

两人到西边集市,不少位置上支起了摊,他们选了个角落, 刚放下背篓,几名熟客找上门。

一名妇人道:“小老板,你可有好几日没来了,这几日我们家日日盼着吃上豆芽。”

“这几日有事,今日除了黄豆芽绿豆芽,还有番薯藤。”

妇人没听过番薯藤,立即询问:“番薯藤是什么?”

“番薯藤是番薯结的藤蔓,可以煮来吃,炒来吃,配馄饨、面条,味道鲜嫩,一把四文,三把十文。”

妇人闻言道:“给我来一把番薯藤尝尝,黄豆芽要两斤,绿豆芽两把。”

余南叶很快算好,“好的,嫂子,诚惠十七文。”

妇人爽快付了十七文。

不过转身功夫,听到风声的镇上百姓纷纷跑了过来,听说还有一种名为番薯藤的新菜,想也不想要了三把。

他们十分信任余小老板。

叫喊声此起彼伏,“小老板,我要三把番薯藤!”

“我也要三把,我还从来没吃过这个呢,今儿个怎么也要尝上一尝。”

众人纷纷开口,热闹非凡,不少被这边动静吸引来的行人好奇张望。

这些人中就有南水村的村民,他们拉着一位匆匆跑来的汉子,“这位兄弟,前面这是干什么?”

“你们不是镇上人吧,镇上来了位余小老板,年纪轻轻便种得了一手好菜,听说这次不仅带来了黄豆芽、绿豆芽,还有以前从未听过的番薯藤,哎呀不跟你们说了,再晚些可就没有了。”

几人听得恍恍惚惚,其中一位大叔问:“他口中的余小老板,是不是咱们村的南小子?”

“我记得南小子就姓余。”另一位婶子激动拍手,“哎呀!我就说张家的怎么这么积极发豆芽,多半早就知道了。”

这些人中有不相信余南叶的,此时听到这些话,看着被里三层外三层围起来的少年人,后悔不已。

早知道当时就该跟他们一起发豆芽了,说不定以后除了豆芽,余南叶还会教别的给他们。

忙前忙后的余南叶对此毫不知情,卖完最后一把番薯藤,便跟其他人说了过几日有不少豆芽菜,同时提前表明那些豆芽,虽不是他亲手拿来卖的,但也是参与了发豆芽。

“到时望大伙多多支持。”余南叶朝众人拱手。

“小老板放心,咱们就是好这一口吃的,其他人卖的菜没你家新鲜脆嫩,价格昂贵,像蕨菜这些都吃腻了。”

“对啊,小老板。”

“小老板,那些是你的同村人?”

他们都知道余南叶是村里人,余南叶也从来没有否认过。

“对,价格照旧,希望大家多多捧场,今天的豆芽和番薯藤卖完了,感谢大家。”

“小老板,我们还要感谢你,如果不是你,我们哪儿能隔几日就吃上菜。”

五年多前能吃到新鲜菜,可这几年想吃新鲜菜很难,且价格不便宜,家里囤了些菜,都省着吃,担心坏了做成泡菜。

可总吃泡菜也不是个头,不少吃多了泡菜的人,常去医馆说自己头痛脑热。

吃了药也不见好,后来去了县里医馆,才治好。

因着不少人出现这一现象,起初以为是感染风寒,几付药下去依旧不见好转,听说好几个县都出现这一症状,朝廷以为是时疫,派来太医。

太医院院首表示这是肝阳上亢,气滞血瘀,可用天麻、钩藤、石决明、栀子,辅以其他行气清热的草药。

汤药发放一月,各县头晕脑热的才有所好转。

后来朝廷分发粮种,村里人种庄稼,偶尔也能卖些新鲜菜,价格却贵得离谱。

如今有这么便宜的时蔬,他们怎么会不买?!

过几天小老板会来镇上卖大量豆芽菜的消息在镇上传开,甚至连隔壁几个镇都知道了。

隔壁几个镇陆陆续续有人跑来南水镇。

这几天南水镇客栈酒楼的掌柜,笑得见牙不见眼。

第70章

周信差日月兼程从都城回到南水镇, 为了尽快拿到尾金,夜里歇了两个时辰,又继续赶路。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 有一行黑衣人一直隐于其后。

他们轻功了得, 动作如猎豹轻快迅捷, 若非习武高手, 很难觉察到他们的踪迹。

如周信差这般学了几年武艺的, 丝毫发现不了。

当他回到南州县, 在熟悉的客栈吃住一宿。

与此同时, 余南叶组织大伙儿捞出发泡好的黄豆。

篓子里铺上一层麻布, 将膨胀蜕皮的黄豆平铺其内, 其上罩黑布。

此时, 搭好布棚,确保不会被烈阳照射, 又能保证良好通风。

余南叶几乎每个篓子都去看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