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第17章(2 / 2)

有文字描绘,还有简单易懂的图。

他看过一次就记住了。

爹爹说绿豆价格在三文一斤,寻常百姓舍不得买绿豆,他攒了许久银钱才买来一斤,发泡过程与发泡黄豆相似,绿豆也会和黄豆一样发出豆芽。

爹爹叫它绿豆芽。

本以为三文一斤已经贵了,这里却要六文。

但要发绿豆芽,余南叶只能咬牙买下一斤。

一斤黄豆能发六七斤黄豆芽,爹爹在手札上写下,条件允许下,一斤黄豆能发近十斤黄豆芽。

同理一斤绿豆若水分充足,每日喷水,至于次数,爹爹没写,还有上面写的温度,他也不是很能理解,但需得跟黄豆一样避光。

想到这里,他想起家里没有多余遮光黑布,还要去布行买一片黑布。

余南叶又接着回忆手札上内容,爹爹说一斤绿豆可以发五斤左右绿豆芽,若绿豆饱满颜色正的情况下,可发六七斤绿豆芽。

余南叶要去接伙计包好的绿豆,被阿景抢先一步拎起布袋。

“我来。”陆柘景回头看了少年一眼,语气柔和,“这些重。”

“还要再看看么?”他没有问少年买绿豆做什么,绿豆对普通百姓来说偏贵,但并非人人都吃不起。

村里人一年到头,也会买半斤绿豆,煮个绿豆汤。

两人出了粮行,余南叶才说:“阿景,我还要去趟布行。”

“好。”陆柘景应下,看少年似乎还在心疼买绿豆的六文,宽慰道,“绿豆价格也是这几年涨起来的,以前和黄豆价格相差无几,后来南禹能种出绿豆的地方越来越少,大部分绿豆都从越国那边买来的。”

余南叶这才恍然,同时不忘夸道:“阿景真厉害,知道这么多。”

如果不是阿景他估计都不知道这些。

陆柘景这一生被许多人赞美过,却没有哪次升起过愉悦,可少年淳朴直白的夸奖,却让他发自心底感到怡悦。

“遇到困惑的地方都可以问我。”陆柘景声音不自觉带上笑意,余南叶听在耳朵里,莫名觉得耳尖痒痒的。

他轻轻嗯了声。

布行西街就有,两人进了一间布行,伙计正在柜前打瞌睡,听见动静立马清醒,挂上笑脸迎了上来,“两位公子需要什么样的料子?”

没听见回答,伙计又问:“公子可有中意的颜色?”

“黑色。”余南叶答道。

伙计立即拿出几匹黑布,这些黑布有粗布、粗麻、细麻、苎麻和缎布面料。

伙计介绍道:“这几匹颜色都很正,这匹粗布,一匹十文,这是粗麻,二十文一匹,这是细麻,五十文一匹,这边的是苎麻,一百文一匹,缎布一匹五百文。”

余南叶心里合计一番,这些布价相比大陈便宜。

尚在大陈时,他进过镇上布庄,店里伙计瞧不上他们乡里人,一脸轻视地瞪着他。

好似他会弄脏那些名贵料子。

后来他从林家村村长家的哥儿口中得知,镇上一匹麻布都要近百文,像细麻都得二百文。

相比起来,南禹的布料更便宜,而且料子种类更多。

伙计没有不耐烦催促,阿景也等着自己。

余南叶不好意思让他们等太久,选了一匹麻布,给了十文,便抱着装好的麻布,和阿景一起离开。

时近午时,两人都有些饿,陆柘景提议在镇上吃。

余南叶摸了摸发瘪的肚子,想到过几天又能卖黄豆芽,点了点头,跟着阿景去了西市巷尾的面铺,要了两碗阳春面。

一碗阳春面两文。

老板是个二十来岁的汉子,生得虎背熊腰,脸庞方正严肃,看着不好相与,但端来的面很实在。

两个铜板满满当当一/大碗。

余南叶吃着面条,见阿景起身,他眨了眨眼问,“怎么了?”

陆柘景顺手摸了摸少年梳得齐整的发顶,“等我回来。”

感受着头顶的触碰,温热滚烫,干燥却很温暖。

余南叶下意识想蹭一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