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第94章(2 / 2)

没在王府影壁后。

大概是为了观赏性,赵王爷居然令人在院子里垒了十个临时灶台,并把比赛场地定在了几座小阁楼的中心。

这种地理位置的安排,比起前些天围拢在廊下观看,更极具观赏性。

不过就是苦了参赛选手们,大雪纷飞之时本就容易手僵,还要站在雪地里做膳食,别说面不容易醒出来,就是手关节都冻硬了。

但没人说退出,待人一声令下,众人即刻动手。

取水、和面、揉面、醒面……

这些流程大家都做过很多次了,几乎是行云流水,同时也是一模一样。

只有在等待面性发好的过程中,众人揉馅儿的过程才看出一点不同。

就比如樊楼这边出赛的膳工,就是林勤口中说的那位极善面食的山西人,他要做酥皮甜饼,所用的馅儿就以甜糖为主。

其余有做包子的,就加紧功夫调馅料。

有做炊饼的,就注意火候,势要把炊饼也蒸的蓬松如云,入口香甜。

而柳金枝是要做薄饼,就需要极注意饼的韧性。

好的薄饼,要做到卷菜不破,入口有嚼劲,单吃也能回甘。

因为吴兴镛给她的配方,让她意识到面形的重要性,所以她做薄饼的时候格外注意。

捏出面形的时候,使得面与面之中留些空隙,好在上蒸笼的时候,利用蒸汽把面皮顶起来,达到薄而不破的效果。

此时,旁边二层阁楼上。

一名身着华贵衣裙,眉贴花钿,极具成熟风韵的中年美妇人落下眸光,唇边勾起一抹浅笑,道:“这名膳工娘子倒是不错。”

对面坐着的正是傅钗华,但今日柴靖有太常寺的差事,就未跟着一起过来。

傅钗华笑道:“她是柳氏饭馆的东家,素来在京中享有盛名。”

王妃眼中又多了些许满意,颔首道:“不错。”尔后又似想起什么,“听说她的弟弟被派去了南下赈灾?”

“是,叫柳霄。”傅钗华微微一笑,“但也不单有他一个,今年在算经科取得前三名的都去了。”

王妃嗯了一声,似是对柳霄有些留意。

傅钗华便转开话题,道:“王妃以为今日哪位能获胜?我觉得樊楼、西湖苑和柳家娘子都不错。”

王妃勾起朱唇,轻笑道:“樊楼的实力不容小觑,毕竟是多少朝臣都赞誉的地方。况且评比的那位膳工曾来府中问过安,手艺确实不错。”

傅钗华浅笑点头,表面看起来镇定,心里却升起一股紧张。

柳金枝不会输吧?

第66章

经过整整一个时辰,十名膳工都已经把饼做的差不多了。

大概是为了向现场围观者展示评委们的公平,凡是膳工们呈上来的作品,都切了一半,由仆人、侍女端到二层阁楼请围观者们品尝。

从一到十,大致是薄饼、酥皮糖饼、胡饼、茯苓饼……等等。

饼自然要越趁热,越好吃。

所以评委们的动作也要加快,需要他们在吃完之后,立即评出高低来。

这样的速度,大部分评委都会下意识选择自己觉得最好吃的那份。

因此,不一会儿,前七个膳工的饼都已经得了评价,都是甲中、甲下之类。

最后留下的,就是柳金枝的薄饼、西湖苑的茯苓饼,以及樊楼的酥皮甜饼。

无数的目光从阁楼落下来,盯在三人身上。

樊楼自不必说,是在场名声最大的酒楼,或许也是整个宋朝名声最大的酒楼。

若说会有人凭借“吃”在青史留名,大概非樊楼莫属。

大家心里其实都觉得应该是樊楼摘冠。

但偏偏剩下的两个也不是等闲之辈。

比如西湖苑。

虽然论名气,西湖苑比不上樊楼,论地位,也与樊楼有着差距,但它却是汴京城里难得的老字号,论资排辈,都要排到樊楼前头去。

历代东家虽然不属于开疆扩土的野心之人,但也将稳扎稳打之风发挥到了极致。

因此多年更迭下来,与西湖苑同等资历的酒楼要么破败、要么出事被查抄,只有西湖苑依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