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第81章(2 / 2)

默默吞下,给傅霁景倒了一杯茶。

“陛下就是因为这个,才迟迟不肯放粮?”

“嗯。”傅霁景点头,“以往也曾发生过此事,其他州府发生灾情,灾民北上,聚集汴京。”

“先是入住城内,尔后在城外扎营,久而久之,就会在汴京城安家,不肯再回原籍。”

毕竟汴京城是天下第一繁华所在,谁不想来?

往日是有圈地禁令压着,不许不同州府的百姓随意改换户籍,均匀平衡各个周府的人口和生产力。

百姓们不敢违令,自然乖乖在原地待着。

可天灾不讲道理,一旦降临,百姓动荡之余再顾不上禁令,自然拼命往汴京冲。

到了汴京,当然就不会轻易回去了。

“只是汴京城人口一再激增,已然是人满为患,城内更是寸土寸金。”

“如果再强行容纳这些难民,汴京城本地百姓的生活肯定要受影响。”

“最重要的是,没地了。”

傅霁景在皇宫这些日子,一直在与官家商讨此事。

但他只写了一篇论,并未实际接触过此类事件,所以大多数时候都是听,只有问到自己头上才会回答。

以上这些话,就是官家亲口所言。

汴京城地太少了,所以建起来的房子才那么值钱。

甚至到了就连一些底层官员都没钱买房,得一直租房才能勉强在汴京落脚。

他们傅家本来也该是没房一族,但太祖时傅家就受重用,因此被皇帝赐了宅院。

但这赏赐不是永生永世的,在傅家先祖离世后,这套御赐宅院理该被礼部回收。

只是全朝廷都没想到,傅家后代竟然那么争气,代代出人才,代代有高官。

历任皇帝只好把这套宅院重复性赏给傅家,直至今日。

由此可见,要想在汴京落脚,要么有钱,要么有才。

但难民们什么都没有。

强行入住,只能跟汴京城本地百姓一块儿瓜分有限资源。

“太祖已经主持扩建过一次城墙,若要再扩,不仅劳民伤财,短时间内也无法做到。”

“所以陛下才那么头疼。”

甚至讨论到后来,官家与群臣商议的话题就从“如何修建堤坝?”,转变为了,“如何让这些难民心甘情愿回到原籍地?”

傅呈拧着眉头道:“这确实是个难办的事情,最后官家怎么说?”

“延迟开放救灾粮仓。”傅霁景呷了口茶,润了润干燥的唇瓣,“但将粮仓内的米粮分作小包,如若有愿意回原籍地的难民,就可以领取救济粮。”

这虽然听起来残忍了些,但为了不造成更大的麻烦,朝廷也只能这么做。

“那派何人去赈灾呢?”傅呈把话题重新引回了水灾上,“我想,官家必然会派你去。”

傅霁景点点头。

他写的那篇论很得官家的意,并且有几条落地实操可能性很大,这次南下赈灾必然有他。

“不过除我以外,还有几个人选未定。”

傅呈疑惑,道:“谁?”

傅霁景道:“官家意欲从今年秋闱算经科中,选拔出前三名分派进南下赈灾队伍,让他们施展所长,帮忙修筑堤坝。”

说到此处,他唇舌动了动。

今年秋闱,柳霄也参加了。

虽然他对算经并不精通,但与黄师道交好。

黄师道曾在他面前夸下海口,以柳霄的天赋,只要下场考试,必然稳中前三。

当然,是否鼎甲,还得看运气。

但不管怎样,只要柳霄能进前三,这一次赈灾就是个机会。

只要能在赈灾过程中立下功绩,得官家青眼,柳家必然会荣耀加身、平步青云。

傅呈道:“算经科精通计算,丈量河道、计算水量是他们所长,这倒没什么可说的。”

他捋了捋胡子。

“不过既然你已经得陛下青眼,对此事就需保持缄默,不要插嘴,以免让官家觉得我们有扶植势力得异心。”

然而下一秒,傅呈就听见傅霁景道:

“父亲,我向官家举荐了一个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