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著名的「大晦暗之茧」封印着某位长老吞噬的百年记忆,展开时会释放出没有影像的时光洪流,接触者将陷入无始无终的虚无眩晕,现被封印在古梧桐最深的年轮裂隙。
这样的东西对于阿萦来说也是无用的,她似乎是天生就出生在圣地,但是又游离于圣地规则之外。
仿佛,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哪怕,镜湖深处游弋着半透明的「忆鱼」,它们以消散的记忆为食,鱼腹储存着随机历史片段。垂钓者用情绪做饵:忧郁者钓起童年暮色,愤怒者捕获战场残响。上月某条忆鱼吞食过多远古记忆,进化出龙角与利爪,其洄游轨迹在湖面刻出失传的《归墟图》,触碰水纹者皆患上海洋乡愁症,耳畔终日回响鲸落之声。
阿萦也没能体验到一个所以然来,只是龙角、利爪的模样,让她再一次想到了记忆里某个少年人的形象,带着几个人在风尘之中前行,逐渐年迈。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在圣地游逛了那么多的地方,见证了那么多的法则,阿萦心中逐渐勾出一个念头:“或许我应该去寻找记忆里出现的人。”
这个念头是很荒唐的,因为记忆是有滞后性的,以前的事情,现在怎么可能等得到呢?
可是,她始终没有在藏书阁翻出答案,冥冥之中,只有记忆里面的人可以带来答案,于是乎她常在圣地外面的区域走动,等着记忆中的人来
第503章 相逢
北地谷,一片苍茫而古老的土地,它远离繁华的尘嚣,保留着千百年来的原始与淳朴。冬日的北地谷,更是一幅静谧而庄严的画卷。
寒风凛冽,卷起雪花在空旷的谷地上飞舞,白茫茫的一片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入口。大地被白雪覆盖,联绵的山峦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雪地中偶尔可以看到动物的足迹,它们在银装素裹的世界中探寻着生存的道路。
在谷地的深处,有一条冰封的小河,河水在寒冷中凝固,形成了一座天然的冰桥。河面上的积雪被各类妖族多次踩踏,留下了深浅不一的痕迹。冰层下,河水依旧在缓慢流动,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响声,仿佛是大地的心跳。
远处的村庄,炊烟袅袅升起,与周围的雪景形成鲜明对比。村子里的房屋用厚厚的土坯砌成,窗棂上覆盖着薄薄的冰花,透出一丝温暖的黄光。妖族村民们穿着厚重的棉衣,脸上带着纯朴的笑容,他们用传统的手法制作着日常用品,如木桶、陶器和毛毡,为即将到来的严冬做准备。
林间的树木披上了厚厚的雪袍,枝头的积雪偶尔会因为过重而突然洒落,给沉寂的森林带来片刻的惊扰。松鼠在雪地中忙碌地搜寻食物,它们的踪迹在雪地上留下一串串有序的点点。
夜幕降临,北地谷变得更加宁静。天空中星星点点,它们在寒冷的空气中闪烁着,像是远方的灯塔,指引着迷途的旅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时间仿佛静止了,一切都沉浸在深深的睡眠之中,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而阿萦便守在这里,不知道等待了多少的时日,她总是翘首以盼,直到今天,看见了四个身影组成的队伍,风尘仆仆而来。
其中有一名老人,还不知道名字,只是远远看去,他的身影本身就是一部厚重的史书。岁月在他的脸上镌刻着沟壑般的皱纹,每一道似乎都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他的眼睛,虽因年岁而略显浑浊,但依旧透露出一种深邃与智慧。那双眼,仿佛能看透人心,望穿秋水,它们见证了一个个逝去的年代,以及那些年代里人们的欢笑与泪水。
老人拄着的拐杖并非普通木制,它是由古树根雕琢而成,每一圈年轮都与老人的岁数呼应。他走路时,拐杖与地面接触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声音,像是在坚定地讲述着他的人生经历。他的步伐虽不似年轻人那样轻快,却透露出一种从容和镇定。即使岁月在他的脊背留下了弯曲的痕迹,但他的眼神却依旧保持着直视前方的姿态。
周围的环境似乎与老人格格不入,这里是北地谷一角,充斥着喧嚣与匆忙。而老人却像是古画中走出的人物,他的慢条斯理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显得格外突兀。他穿着一件褪色的长衫,上面绣着精致的云纹,尽管朴素,却洗练出一种难得的风骨。长衫随着步伐轻轻摆动,仿佛在诉说着老人与这个时代的距离。
老人的出现,让周围行色匆匆的人们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他们好奇地打量着这位仿佛穿越时空而来的老人。然而,老人对于旁人的目光并不在意,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的迷茫或怨怼,只有平静和接受。他接受了自己作为时光见证者的角色,也接受了岁月给予他的所有痕迹。
尽管老人沉默寡言,但他身上散发出的气质却让人感到温暖而安心。
而这位老人身边的,还有一位也经历过岁月的女人,岁月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但那是一种沉静的美丽,眼角的皱纹似乎都带着故事的韵味。她的眼睛,深邃而慈祥,如同历经沧桑却依旧温暖的秋日阳光。乌黑的瞳仁中,闪烁着晶莹的光芒,仿佛能看透人心的深渊。每当她微笑时,眼角的皱纹会轻轻展开,那是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