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汴京如意小食店 第2o节(2 / 3)

人们捧场,姜如意少不得谦虚的笑笑,又一一谢过。

因着新上的糯米烧卖十分受欢迎,姜如意又琢磨着新添了水晶饺子、三鲜蒸饼和麦饭等面食,饮品就暂定紫苏饮子和解暑的绿豆汤。

同时,又有凉拌豆芽、清炒波棱菜等几样小菜,并之前卖的五香豆腐干,也算是齐全了。

等定下了这些吃食,姜如意发现如今卖的样数过多,若是像从前一样跟客人介绍,实在是有些麻烦。

她想了个主意,趁中午这一波客人吃完饭离开,姜如意取了纸笔开始写字。

这一世在慈幼局中长大,虽然艰难些,但裴局长闲暇时候,会教孩子们认字写字。况她穿越进了原主的身体,本就有些幼童启蒙的功底在,所以这字写的倒也不难看。

姜如意想到原主的父母,从小便愿意下工夫教幼女执笔,想来对幼女是极为疼爱的。

谁又能想到,这样一对有拳拳之心的父母,却因为一桩案子双双丧生呢?

姜如意看一眼手中握着的笔杆,轻叹了一口气。

阿芍看着柜台后面,正拿毛笔叹气的姜如意,好奇问道:“小娘子这是在写菜名吗?”

姜如意将思绪收回,从柜台上抬起头来,朝着阿芍点点头说道:“等这些字写好了,就拿去找工匠做成菜牌,挂在隔壁那面墙上。”

“哎。”

阿芍点点头应了,又好奇的看了一眼小娘子。她怎么觉得,方才小娘子写字的时候,看上去一副很有心事的样子呢?

姜如意被阿芍这么一打断,方才那抹感慨倒是迅速消失无踪了。

等将这几样菜名都写完,她又朝柜台右边,空着的地方看了看。因为展示糯米烧卖的效果不错,姜如意打算专门留出块地方来,用来向客人展示吃食。

阿芍听着姜如意的嘱咐,都点点头全部记下来,拿上银钱,出门去找工匠。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银钱给的足的原因,才隔了两日,工匠就将做好的菜牌送了过来。

样式按照姜如意的要求,做工精细不说,还在原本要求的数量上,多做了几块。

第22章

姜如意瞧着这做工精细的小菜牌,十分满意的点点头收好。

她请王工匠坐下,又亲自端了碗绿豆汤来,请他喝了消消暑气。

王工匠乐呵呵的接过碗来,言姜小娘子这吃食生意开的红火,后面必是要再上些新菜品,所以他就多做了几块菜牌预备着。

姜如意见王工匠想的周到,连忙又道谢。

等喝了一口清凉解暑的绿豆汤,王工匠好奇问道:“那日姜小娘子让某做的那大竹箅子,可是用来发豆芽的?”

姜如意微挑一下眉头,意外的看向他。

她点点头:“是用来发豆芽的没错,不过,郎君是如何知道的?”

见当真如此,王工匠连忙放下绿豆汤:“听闻近日里,大相国寺里新上了一样斋菜,说是药典中记载的一味药食,名曰豆芽。某那日去大相国寺里,观那盛豆芽的容器,可不就跟姜小娘子来定做的竹箅子一样?”

“只不过尺寸上要小些,模样也不如姜小娘子定做的精巧。”

王工匠回想起当初姜如意画的那图纸,同先前盛东西的小匣子、如今店里的柜台和架子一样,样式别致不说,关键还很好用。

姜如意闻言恍然。

如此看来,那位禅师回去之后,果然顺利发出了豆芽。这样说起来,当初给的那十五两银子也算没有白花,自己这银钱便也收的安心。

姜如意如此想着,抬起头笑眯眯的朝王工匠称赞:“郎君不愧是在手艺上做熟了的,只是看过那竹箅子的模样,便能猜到其中门道。”

王工匠被姜如意这么一夸,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紧接着又非常好奇的看过来:“姜小娘子这里,可是也卖豆芽?”

姜如意见王工匠绕了这么大个圈子,竟是为了豆芽来的,终是忍不住笑了起来。她嘴上说一句“稍等”,转身进了厨房里面,等回来的时候,手里拎了一小筐豆芽。

姜如意将那豆芽递给王工匠,开口说道:“多谢郎君今日亲自跑这一趟,这些豆芽不值什么,请拿回去尝个新鲜。”

然后又叮嘱:“这

豆芽凉拌或者加了肉下锅炒皆可,只注意不要炒的太久,不然口感可就不脆爽了。”

王工匠接过那筐豆芽,十分好奇的低头看了看。听着姜如意的叮嘱,连连点头,认真的记在心里,然后才乐呵呵的告辞离开。

……

这段时日,大相国寺的豆芽一经面世,立刻受到信客们的追捧,不少人特意去大相国寺用斋饭,为的就是尝尝这药典中记载的豆芽。

“听闻这豆芽自前朝便有记载,言能清暑热、调五脏,后来不知怎么得却失传了,如今见到了,可不是要尝尝?”

“某翻阅药典的时候,也曾见到过关于这豆芽的描述,当时还好奇是何种模样,倒不想今日能吃上。”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