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第36章(1 / 2)

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

秦王重视韩非,是因为韩非早就在书中展现了他的才能和观念,秦王认为他是同道之人。

而现在这个还依附在吕不韦门下的客卿李斯,在秦王心中,当然也比不上后来频频展露绝佳政治手腕的廷尉李斯。

马车快进咸阳宫时,秦王把他抱到车窗前,指着前方蜿蜒的秦岭山脉,

“你看,关中虽有千里沃土,却因为这些山脉的存在而常年缺水减产,但很快,我大秦就有一条大渠开通了!

它可以灌溉关中四万余顷田地,到那时,关中之地再无凶年,它将成为一个年年丰收的大粮仓郑国不愧是水家大才,他为大秦立下了不世之功啊,寡人要重赏他啊”

李世民听到这里,心里猛地一咯噔——

这回韩国一折腾,郑国那件事,也会比史书上提前被发现吧

他扭头看着神色间隐有振奋之色的秦王,突然涌起了一阵心疼,欺骗与背叛,在秦王的一生中如影随形。

就算郑国的品性让这场阴谋,变成了一个真正造福秦国的水利工程,以秦王刚才对他的赞赏和敬佩,在知道真相的那一刻也会很难受吧

他伸手紧紧抱住了父亲,试图传递给他一些温暖,来自于血脉相承的温暖,代表着永不背弃的温暖。

秦王收回远眺的目光,揉着他的脑袋问,

“怎么了,饿了还是困了?”

李世民没有回答秦王,他轻轻闭上了眼睛,想逼回即将夺眶的泪意。

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王贲翻身下马疾奔上前,捧着竹简躬身道,

“禀王上,臣等又查出一批韩国间者,其中一人干系重大,还请王上过目!”

秦王收起眼中的笑意,接过侍卫呈上的竹简——

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名字,是被王贲拿毛笔圈起来的:水工郑国。

第22章

秦王骤然间顿了一瞬。

然后伸出修长的手指按住这个名字,眼眸间柔和笑意顷刻尽数散完,眼底只剩下一片阴翳的冷意,

“郑国,现在何在?”

王贲立刻大声回道,

“禀王上,郑国如今仍带着水家弟子在瓠口一带堤坝监工,因为事关修渠工程大事,臣等不敢贸然前去抓捕,还请王上裁决!”

秦王慢慢移开手指,幽邃的眼睛不带着一丝温度,再次紧紧盯着“水工郑国”四字,滔天怒意一次次席卷涌来,又一次次被他强行压制回去。

这样一个千古史无前例的水利大工程,已经在秦国进行了整整八年,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早已不计其数。

如果这一切都是韩国的阴谋,如果秦国付出了这么多,得到的却是一条毫无用处的庞大废渠

他迟迟没有开口,马车里一下安静了下来。

在这样令人窒息的沉默里,李世民仍旧趴在父亲怀中,感受着他缓慢的心跳和压抑的怒火,心情也沉甸甸的,有一瞬他甚至想/脱/口而出告诉秦王——

韩国朝堂虽然喜欢玩弄这种勾心斗角的阴谋,但郑国这个来自韩国的水家大才,却不舍得让他数年呕心沥血的成功沦为废渠,他给秦国修的,是一条真正能让关中千里变为沃土的伟大沟渠啊!

就在这时,秦王沉声慢慢开口道,

“你去,让人把郑国带来,让司空把施工舆图呈来,再命河道水官立即派人核史已完工的地方,至于其他水家弟子,仍旧让他们先留在瓠口监工。”

王贲惊诧了一瞬,他还以为,王上会下令立刻抓捕那些韩国间者的

但他没有开口质疑君王的旨意,立刻“喏”一声应下,然后行礼策马离去。

马车再次缓缓朝宫门驶去,秦王垂首看向怀中的孩子,若无其事继续着刚才的话题,

“马上快到了,你今日想吃什么?”

李世民原以为,这件事一定会让秦王勃然大怒,但他现在发现,这一世的父亲虽然还很年轻,但他越面对这种大事难事,情绪反倒愈发的稳定沉静,丝毫不见自乱分寸——

如果换个急躁易怒的君王,这渠,恐怕就真要半途而废了。

他扭头扫了一眼竹简上的名字,

“孩儿现在一点也不饿。阿父,现在查出这么多韩国间者,你打算怎么处置呢?”

秦王既然有了立这孩子为储君的心思,自然希望带他耳濡目染熏陶朝政之事,再多少学些应对的法子——

孩子的早慧,总要用到刀刃上。

于是他把李世民抱着转了个位置,指着竹简上的一部分名字给他看,

“韩国虽然居心叵测,但它为了迷惑我大秦君臣,派来的郑国和这些水家弟子,皆是当世最擅水利河渠桥路的人,对我秦国有大用,如果查出来他们没在修渠时做什么手脚,我就不会杀他们。”

李世民听完暗道:果然,其实秦王早在郑国前来辩解之前,就已经想好应对之策了,可见他十分重视水利。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