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好。”阿福默默观了半晌,见两位主子感情愈来愈好,不经感慨。
“你闭嘴。”却没想到两位主子同时侧头看向他。
阿福:“?”
萧言:“还有”姜莞追上,“不许把本宫写进你的话本里!”
前者颔首表示姜莞的话也是他的意思。
阿福既惊又莫名有些虚,眼珠子转了转,他们是怎么知晓他肚子里所想。
第34章 我喜欢热情一点的。
静郡王萧正今年五十,别看他比萧言大了三十来岁,但正经按辈分算,他还得喊萧言一声皇叔。
当然那是在萧言没登基前可以这样喊,现在一律喊陛下。
萧言与萧家宗室的亲近程度还不如柳太后,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些年宗室不争气的缘故,子弟不息,朝堂上更没有得力的后辈。
静郡王膝下两子两女,除了幼女外,都已成婚,两个儿子都不算事多有出息,好在孝顺乖巧,没学那纨绔子弟娇气作风,不会嫌弃头顶的乌纱帽太小。
二人在朝兢兢业业,从不仗势欺人。
大女儿前年出嫁,今年诞下一对龙凤胎,和女婿一家日子更是过得和和美美。
不会降袭的爵位,花不完的祖产。
总而言之,静郡王对现下的日子满意得不行。
然而人一闲下来就想找点事情做,这不,就在月前,静郡王发现自己马上就五十岁了。
古人说五十知天命,静郡王觉得自己也算是长寿一挂,就想着办个寿宴热闹热闹。
帖子早就发出去了,寿宴也正在准备当中,静郡王妃王氏帮着忙前忙后,冷不丁就接到宫里的密旨。
说陛下要亲自前来贺寿,随行的还有那位得宠的淑贵妃,王氏第一反应是,假的吧,脑海里反复思索谁会无聊搞这种荒谬的骗术,她根本就没往宫里递过帖子。
心乱如麻的王氏赶紧找到丈夫静郡王,道:“你看看,这密旨是真是假。”
静郡王也懵了,什么密旨,他们静郡王府何时有了接密旨的资格,难不成是家里哪个小子明面藏拙私底下早已是宫里那两位其中之一的秘密心腹?
这么争气吗?
不得不说萧正脑洞开得极大,在目光落到王氏递过来的密旨上前,他脑子已经想到了万一以后不小心得罪宫中后可能会遭受的百八十种刑罚。
“密旨怎会有假。”几乎是视线将触到旨上的章印,萧正就知道上面的印章是真的,毕竟再不受重用,也是皇家血脉,皇家的印章还是不会认错的。
“我又没见过真的。”静郡王妃王氏负气道,“你什么态度。”
有些惧内的静郡王忙讨好道:“是本王错了。”
“所以这密旨是真的?”王氏将话题拽回正轨。
“传密旨的人你可还记得?”萧正略思索问。
“有些印象,似乎在哪见过。”王氏仔细回忆着,宫里出来的人,肯定是在宫里见过,回忆起近几年参加的宫宴,半晌后,她突然道,“想起来了,前年参加宫宴,在陛下身边伺候的那个小公公。”
“那不就是福总管。”萧正怀疑的眼神看着王氏,似在说‘陛下身边的红人你都能忘’?
王氏手肘怼了他一下:“你也不想想我上回参加宫宴是什么时候,那会儿陛下也才十六七,福总管只会更小。”
自家孩子都一年一个变化,何况别人家的,更何况她当时接到密旨的时候人都是懵的哪还会记得仔细瞧传旨的小太监具体样貌。
“那你说陛下冷不丁要驾临郡王府是要做什么?”王氏可没自恋到人家是真是来贺寿。
“密旨上不是写着么。”萧正指给她瞧,并翻译给她听,“淑贵妃自入宫后非常想念家中祖母,听闻祖母白氏也会前来寿宴,所以想借寿宴与家人见面。”
王氏:“我没记得自己有往姜府递帖子啊。”
虽说姜家是淑贵妃的娘家,但静郡王府和宫里不亲近,无论淑贵妃得不得宠都影响不到郡王府。
他们没必要也无须降低身份去熟络姜家。
a href=&ot;&ot; tart=&ot;_bnk&ot; css=&ot;lkntent&ot;/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