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不能复生,母后去求情,还不如想想如何安抚姜家和傅家,苦主都松口了,陛下也不会抓着不放,倒时再去求陛下也不迟。”
孔嬷嬷听了这话倒是拿不准皇后的意思了,皇后娘娘这话说的不错,句句在理。
没时间深想,劝着太后∶“皇后娘娘说的是啊,娘娘若此刻去了,陛下怕是更不会轻饶了承恩侯府。”
一个两个劝着,太后也清楚事情的利害,停下了脚步,又回到凤椅上。
思来想去,也没想出一个好办法来。
皇后只不过是拖延时间,姜家和傅家她都查过,姜书正对姜衡这个嫡子寄予厚望。
傅太傅曾与续弦举案齐眉,恩爱的是整个京城的独一份,那续弦是生傅斯禹难产而去,傅太傅思念亡妻,最疼的就是这个幼子。
姜书正和傅谦不顾一切的敢死谏,两家人家哪是轻易就能放过林骁和承恩侯府的,说是想办法,也不过是心理安慰。
太后着急上火,想遍了所有的办法,威胁、升官、给银钱她在宫里一时半会也做不了。
况且姜书正和傅谦的官也做到头了,银钱姜家傅家都是名门望族,想必也不缺。
威胁更是行不通。
孔嬷嬷想起还在小佛堂祈福的姜媛和,连忙道∶“娘娘,宜婕妤还在佛堂跪着,要不……”
太后突然感觉柳暗花明,是啊,姜家还有一个嫡女在宫里呢。
只要她捏住了姜媛和,姜家也不敢轻举妄动,怕就怕,在姜书正那个老滑头心里嫡女比不上嫡子。
但这些都无妨,只要她许诺姜媛和高位,并保她生下一位皇子,一个高位娘娘与皇子和一个嫡子庶女,孰轻孰重,不怕姜家不妥协。
孔嬷嬷若是知道太后心里的想法,恐怕会一口老血吐出来,她本意不过是想将事情的影响变小些,姜家因世子没了两个儿女,嫡女万万不可因太后再出事了。
那边太后感觉瞬间想通了∶“快去让宜婕妤不必跪了,将她带来正殿。”
孔嬷嬷亲自去了小佛堂。
太后听了孔嬷嬷的话上了勾,皇后看着时间也快到了,也不再多留,回坤宁宫静候佳音即可,说着就要请辞。
太后巴不得她赶紧走,二话没说就放行了。
小佛堂内,姜媛和腿上疼得厉害,掐着时间打算晕过去,太后派孔嬷嬷就来了。
孔嬷嬷看着姜媛和苍白的脸色,暗道不好,亲自上前将姜媛和扶起,挂着笑容∶“宜婕妤,太后娘娘已醒了,娘娘请您去正殿,且您日后不必祈福了。”
姜媛和拿不准太后的意思了,看着孔嬷嬷眼里的怜悯,还以为自己是花了眼∶“那嬷嬷带路吧。”
太后被气晕后,难不成还开窍了?
姜媛和心里疑惑。
罢了,走一步看一步,高低在哪晕都是一样的。
太后请她去正殿,那她就在太后面前晕也是一样的。
正殿中,太后派人一直打听着承恩侯府的消息,等了好一会儿也不见姜媛和来,坐不住的走出去就看见孔嬷嬷带着走路不方便的姜媛和一瘸一拐的来了。
太后又回到位置上,端着气势。
孔嬷嬷和姜媛和进殿,太后让其他宫人出去,半见扶着姜媛和进殿后也出去了。
姜媛和依着礼数∶“嫔妾给太后娘娘请安。”
太后自知理亏,又有求于人,没为难姜媛和∶“起来吧,赐座。”
太后反常,姜媛和不接招∶“谢娘娘厚爱,嫔妾福薄,祈福略伤了腿,坐下犹如万针锥心,委实难受。”
“嫔妾站着就好。”
要晕也是站着晕才像样。
除了皇后,没有人能拒绝太后,为了林家,她忍。
同样听到姜媛和的话,孔嬷嬷都是有点不忍心。
宜婕妤也太惨了。
太后没时间再耽搁了,开门见山∶“是承恩侯府对不起你们家。”
“若你愿意修书一封说服你父亲,哀家许你四妃之位,再保你生下一位皇子,可好?”
姜媛和听得云里雾里∶“娘娘在说什么,嫔妾怎么听不懂?”
不止姜媛和,连孔嬷嬷也是一愣,娘娘什么时候有这样的想法,怎么没和她商议一下。
姜媛和还不知道
她的弟弟妹妹已经没了,太后心里难得有了点惭愧,示意孔嬷嬷去和姜媛和说。
孔嬷嬷将事情的所有经过事无巨细的讲了一遍,没有一点偏颇,消息已经传遍了宫中,想瞒也瞒不住,不如由她们来说,也总比宜婕妤回去打听更严重的好。
话音落,姜媛和死死捏紧了手中的帕子,看向太后没了平日里的温顺∶“所以,太后娘娘是想让嫔妾不顾弟弟妹妹在天之灵,包庇一个杀人凶手。”
“包庇太后娘娘的外甥和母家。”
尖锐的把太后的遮羞布挑破,太后养尊处优惯了,哪忍得了姜媛和用这样的语气和她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