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献太子,可谓是前朝最有名的皇储,三岁已显聪颖之姿,诵读百首诗书,五岁君子六艺接涉,还好天象地理,十岁时声名远扬,极得民心,十二岁时就入朝听政,十八
岁监国,可谓是天纵英才,光流传下来的诗作,就有百首。
但是比起他的才华,还有一个让人更为印象深刻——命短。
刚刚及冠就逝去了。
不过现在,都没有人会关注这个,注意力都集中在‘太子’二字上,所有人的视线都看向殿中央的二皇子。
陛下这意思……是要封二皇子为太子吗?
永宁帝仿佛是不知道,他的话是引起了多大的轩然波,自顾自的继续夸元祯。
元祯被夸的不好意思了起来,害羞的红了脸,父皇拿他与宣献太子相比,说明也是认可他,对他是有极大期望的吧。
皇后脑中飘过千百道思绪,最终化为喜悦,用手推了推元祯的后背。
元祯小脸认真:“父皇厚望,祯儿定当加倍勤勉,不负父皇期待。”
永宁帝大手摸了摸元祯的小脸。
太后也没想到元会说此话,她的本意只是想在儿子面前表现一下他的慈母之心,没想到抬举了元祯,元祯是她的嫡孙不假,她对元祯也算得上喜爱。
但若是要做太子,太后还是更喜欢与她最为亲厚的元琛和未来林惜柔生下的皇子。
一个流着林家血的太子。
一直在元祯身后的元琛眼睛垂下,不想看眼前的场景。
怎么会变成这样?
父皇为什么会突然想立二弟为储?
难道就是因为二弟是皇后所出,是嫡子吗?
明明原本……他才是嫡子的。
众人心思各异,一时间都冷了场。
将众人的反应收归眼底,永宁帝心里暗自摇头,都沉不住气啊。
不过一句话,一个镇静的人都没了。
目光在殿里扫过,看到姜媛和正在无聊的解衣服的带子,解开了又系上,系开了又解上,自己玩的不亦乐乎。
刚刚的话恍若没有一点影响。
永宁帝突然很好奇,姜媛和心里在想什么。
早在永宁帝的目光有往她们这边迹象,姜媛和就收回了视线,但又不能什么都不做,急中生智,拿起面前的衣带开始玩。
谁料永宁帝盯着她不转了,姜媛和不得已的抬头,贡献了最清纯的演技。
和元对上眼,眼里飞快的闪过错愕,眼睛乍亮,清澈的眸子含情脉脉的回望,然后向元灿烂一笑。
永宁帝收回审视的目光,安抚的看了姜媛和一眼。
姜媛和害羞的缩了缩。
都沉浸在永宁帝说的话里,太后清咳一声,道:“今日为迎哀家回宫都有心了,时候不早了,都回去用午膳吧,明日再来请安。”
太后都发话了,众人还敢赖在寿康宫不走不成?
但心里又好奇永宁帝说着话到底何意。
“臣妾/嫔妾/婢妾谢太后体恤。”
姜媛和跟着众人往外退,明显感受到大家放慢了步子。
不禁好笑,太后若有什么话想单独和永宁帝说,走的慢有什么用。
慢悠悠的出了寿康宫,姜媛和在来的路上就让小桂子先回去准备轿撵了。
站了一上午,走了两个时辰,只想好好休息。
妃嫔们各自上了轿撵,姜媛和心里还记挂着徐嘉凝,她也一样累了一上午,再走回宫去,明日那腿酸涩的也是不能要了。
等着徐嘉凝出来,让她乘着她的轿子一同回去。
没一会儿,徐嘉凝出来了。
一听,就摇摇头拒绝:“姐姐,这不合规矩,假若被旁人知道了,说姐姐你违反宫规怎么办?”
见徐嘉凝第一时间担心的是她,姜媛和心中感觉暖了一片:“傻瓜,不过是让你坐一次轿子而已,不是什么多大的事。”
“若是真有人抓着不放,也不过是抄几遍宫规的事。”
“好了,站在这不累呀,快和我上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