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白芷却不慌不忙地笑了:“对啊,不然怎么说是赌呢?”
“你这哪是赌!”王砚秋气得跳脚,“你这是送!”
任白芷轻笑,摇了摇头:“也不是。方才不是说了么?咱们投的店铺各行各业都有,他们收来的银票,又可以在别的店铺继续用。”
“这三成店铺,内部之间就能流通起来,运气好,或许还能带动其他店铺一同运转。”
她的眼神带着难以言喻的笃定:“只要这盘子能转起来,一切便会容易得多。”
王砚秋望着她,嘴巴张了张,最终却只深吸一口气,低声道:“你这可是……在刀尖上跳舞啊……”
任白芷轻笑,声音坚定:“既已入局,岂能畏首畏尾?”
第六日。
晨光熹微,街市上的叫卖声已然稀疏,曾经熙熙攘攘的汴梁,如今却透出一股沉闷的气息。
任氏基金掌控的店铺,今日正式施行新规,所有交易都可收银票。
清风楼里,往日热闹的食客寥寥无几,高云棠站在柜台后,目光不安地望着门外,生怕下个时辰,就得关门大吉。
“今日的账目清点了吗?”后厨里传来粗声大气的问话。
“清了。”账房先生低声回道,眼神复杂,“客流是比昨日多了些,可铜钱却比昨日少了三成,多出来的都是银票。”
高云棠苦笑,重重叹息:“铜钱用尽,新的食材却买不进来……”
话音未落,后厨传来焦急的声音:“掌柜的!送米的王三不干了,说只收铜钱,没铜钱就不给货!”
高云棠神色一僵,沉默半晌后,才低声道:“……去找任白芷要货。”
说话间,几名伙计正围在后院,一边分着今日的工钱,一边小声议论着。
“咱们的工钱今日还是日结?”有人低声问道。
“是啊,还是银票。”
众人面面相觑,心里都隐隐发慌。眼下谁也不知这些银票明日还能值几个钱,店铺今日尚在,明日却未必不会关门。
可就算如此,也比失业来得强。
一名小伙计攥紧银票,试探道:“听说街东头的绸缎庄也收银票,我娘的衣裳破了,正好拿去换一匹布。”
“我今早去过,确实收。”另一人点头,“说是任氏基金参与的店铺都在收,伙计们拿着银票,也就只能在这些地方买东西。”
“那也不错。”先前的伙计说道:“隔壁永丰斋倒是给铜钱,可生意没几个,伙计也拿不到几个铜板,买吃食都费劲,更别说布匹了。”
“那任娘子之前改造清风楼,可是连亏本买卖都能做成大利的主,当时咱们一个月赚了小半年的工钱。”
“对的!”账房赶紧说道:“所以她如今都敢用银票,想来四大钱庄的事儿已经摆平了。”
“那为何别家还是只收铜钱。”一个伙计也掺和进来,却对此表示质疑:“我觉得那女的,是在自掘坟墓。”
第115章 结果
第七日。
风声起, 街头冷清,唯有几个摊贩仍在坚守。
“鱼,今日的鱼!”
“这鱼怎么卖?”
清风楼的采买妈妈刚驻足, 却看到“只收铜钱”的牌子后,正准备离去。
“等一下。”鱼贩赶紧叫住了她,又看了几眼,试探道:“可是清风楼的赵妈妈?”
“你认得我?”
“前年, 我带着鱼上清风楼求你采买,被你拒绝了。”
“还有这事儿?”赵妈妈有些尴尬地笑了笑:“如今倒是风水轮流转, 我买不起你这鱼咯。”
说完正准备走,却被摊主拦下,问道:“可是要用银票买?”
赵妈妈苦笑道:“是呀,铜钱已经不够了。”
“我卖给你!”
话音刚落,他的妻子便将他往回扯,小声问道:“做什么?那银票掉地上都没人捡, 你收那玩意儿干嘛?”
摊主小声解释道:“我打探过了,西街的绸缎庄收银票, 到时候给你还有孩子做套衣裳。”
“花那钱干嘛!”她娇嗔着, 脸上却带着笑。
“更何况,这可是清风楼,用鱼大户, 之前我花了一吊钱都没能让他们看咱家鱼一眼,如今这机会却送上门了。”
“若是成了,往后咱也不需要起早贪黑的叫卖了, 直接送鱼去清风楼就行。”
可女子脸上依旧不安:“这清风楼如今都是银票, 若明日银票成了废纸,清风楼不就关门了么?”
“不会的。”摊主笃定道:“你还记得隔壁村那个四青吧?虎头虎脑一个, 父母去世后就来京城混,啥本事没有,可人去年回村盖房了!”
“我托人打听了,才知道这小子运气好,跟了一个财神娘子,每日就在不同街巷里跑跑腿,能有四贯月钱呢!”
“这么多?”他妻子惊呼。
“可不是。”摊主继续道:“你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