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让外戚再次伟大 第96节(3 / 3)

活地挥舞,半点也不怯场,在热闹里笑声不断,听得人心情都好了。梁道玄看着这个眉目酷似父亲的可爱孩子,心中竟也有些柔软之意。

不管怎么说,小孩子这时候看不出好坏来,便是可爱的。

姜熙也是满面红光,喜气非常,早年他的婚事折腾惨了这一屋子的人,最后多亏老夫人“病”的及时,借着好理由,他才能从自己的侄子皇帝处,诓了孩子的金口玉言。

这事儿当年梁道玄和梁珞迦还是很生气的,不过人家孩子都有了,总不能再没完没了,眼光总要放长远一点……

对,眼光放长远。

梁道玄忽然意识到了什么,再看姜玹,一双眼睛虽带着同喜的笑,可始终盯着自己。

……

三日后,大朝,梅砚山康复后第一次参朝会的日子。

作为宰执,如今他上了年纪,皇帝尚未亲政,他仍有宰辅大权,因而特赐座百僚之首。

如今的大朝,小皇帝已经是能完完整整坐下来了。为了锻炼儿子,太后梁珞迦这两年遇事尽量保持沉默,先听小皇帝的意见,再做定夺。天地下为权势反目的天家父子和母子都不在少数,倒是这对母子,是真正的母慈子孝。

皇帝照例问政,可有陈述上表,诸般要事,请奏于御前。

只见梅砚山颤颤巍巍起身叩拜,请奏。

“梅宰执请言,朕恭听。”

姜霖给足了待顾命辅政的礼数。

“臣请奏陛下,今天下繁庶,黎苍守安,唯一事恐惹外内焦而天下动,陛下无嗣,而皇祚需暂托有继,臣斗胆冒死请立洛王世子姜勖为东宫,以安天下,昭彰皇命。”

这是梁道玄迄今为止,所遇到堪比爆炸一般的大朝会,群臣登时沸腾,小皇帝坐在龙椅上,彻底傻了。

傻孩子。

早有准备的梁道玄叹气。

不过,你还好有个预见而防患的能干舅舅。

他朝前一步,高声奏请:“臣有一言,请奏御前。”

第122章 耾耾雷声(二)

有人的心态是看好戏, 有人是置身其中,不得不屏息静听。

梁道玄倒是不紧不慢,好像梅砚山的话对他没有影响,说得也不是自家孩子。

小皇帝姜霖整个人僵住后听见舅舅的话, 仿若抓住了救命的稻草, 回过神, 当即道:“梁爱卿且说。”

“臣领旨。国祚之事,重不可言,已不容从长计议, 梅宰执所言甚是,然而入嗣之事,牵连甚广,多有宗法与礼法相束, 且陛下正当华年, 江山势必后继有人, 且当先优于雀屏择凤, 安内庭定四海祈请之心。”梁道玄见梅砚山似乎箭在弦上意欲反驳之态,也不着急结束这段反对之词,慢悠悠自袖口掏出了一封奏呈,“有忧再思, 非所达也。为臣之道,当先君之忧而忧。故臣早有所拟,言必有谏,还望陛下准奏。天家国祚, 永继为昌,此乃宗正寺之责,臣身为宗正寺卿, 已备下此次宗正寺所推待选良女之名单,今日大朝,也请梅相和诸位同僚一并斟酌,更请太后与陛下定夺。”

这回愣住的换了一批人,连徐照白都微微一怔,很快回神,再看恩师,讶异的神情就这么僵持在衰老的面庞之上。

梁道玄根本没有着急,他好像早有预谋,就等着有人提出这番对尚未大婚的小皇帝十分不友善的谏议,以国祚皇嗣这连皇帝都无法辩驳的名头,来压下阴云。

梁珞迦也从容不迫,她盯了有些手足无措的儿子一眼,看儿子被母亲这样警告,立即从窘迫和不安中继续安如泰山,才缓缓收回眼神,展开了自己哥哥递来的奏章。

她忍着唇畔几乎就要溢出的笑意,对沈宜郑重道:“既是要百僚同议,那便念出来听听,诸位都是国之砥柱能臣,且为哀家与皇帝这孤儿寡母做做主。”

她已经很久没有这样自居,忽然示弱,十分耐人寻味。

沈宜眉眼不抬,轻捧奏呈,依照上面的内容,念出口来。

前面是好听的套话,只说宗正寺已经观察了很久,最终选择了四十一个无论家世、年龄、德行、品性、康健都十分得宜的女孩,作为皇后和首批后宫入住佳丽的入选名单,至于如何选择,怎么选择,代表皇帝亲政的大婚,总要仔细商议,但有了合适的人选,就不能说皇祚虚悬,毕竟十六岁的小皇帝,总不能说他不能生孩子,这就有些犯上了。

前面的话有警告意味,但名单中,每个女孩都有属于自己的溢美之词,听得人感慨,梁道玄不亏文辞称绝,夸人不带重样。然而细心的人却听到了许多了不得的名字……

梅砚山幼子的小女儿,梅雪华;

徐照白独子的长女,徐玉淑;

如此朝中重臣的亲眷,皆在前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