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奸臣之女 第252节(4 / 4)

得失,心情都没有变差,怎么偏偏今天心情不好?圣人今天就做了这个吗?”

“下朝的时候还好好的呢,就是翻了几页档,又亲往集贤馆(熙山分部)密令调了些出入旧档,看完就不高兴了。”

“圣人都看了哪些?”

答曰:“先帝实录第三本。又翻了一些应天六年的出入记档。”

萧令先在位时间短,纵使毛笔抄写的册子,也只是寥寥三本而已。应天六年,就是他的死期。顾皇后心道:难道是这里面有什么问题?

彼此她年纪还小,许多事情也是不清楚的,但这并不妨碍她的判断——圣人对以前的事情感兴趣?顾皇后紧皱着眉头——应天六年,魏王兵谏逼宫、萧令先自裁、萧复礼入继即位——这倒是要弄明白了,那一年的事情里,充满了皇太后对圣人的提携之恩。可如果看恩义,断不至于心情不好到不入后宫。

究竟是为什么呢?顾皇后自负聪明,奈何缺少资料,也推断不出内情来。

顾皇后道:“知道了,你去罢。若能知道圣人因何而不快,我有重赏。”萧复礼的心要是这么好猜,她也就不用这么为难了,多半还是朝政。

阿铁欲言又止,终于低声道:“圣人既观实录,又调旧档,见杞国公之条,面有不愉之意。”

当年那场宫变开头的时候,只是变,而不是乱。魏王他们入宫的时候,很快就控制了局势,宫廷依旧按照原有的程序运转,进出要对门籍。与早早想好退路提前称病在家休息,还把儿孙拉回来侍的郑靖业不同,许多人都是本色出演,留下了案底。

杞国公长子本来在宫里了,却没有保驾之举。杞国公前后脚地赶到,他也一点反对的举动都没有。

萧复礼的心情很复杂,先帝之智有不足之处,人倒是算不得坏,怎么就众叛亲离了呢?看来为君者,实在是要谨慎啊!看来,外戚既不可过份纵容,也不能寒了他们的心哩。又觉这其中诸臣的步调过于一致,苦思之下,召先帝之师秦越入宫奏对。

史称“莫知其所言”。当然我们有上帝视角,可是偷窥一二。秦越听闻萧复礼所问,先是死活不肯开口。最后才说:“圣人既然已经知道了,又何须问臣呢?”秦越的话对萧复礼的冲击是巨大的,彼时朝中只有二三老臣没有参与此事,比如袁曼道、比如秦越、比如郑靖业,萧复礼的危机感略重。叹道:“士大夫不可轻啊!”

能追究吗?当然不可以!除非他有把握自己可以干了天下的活儿,自己的子孙也代代精明强干,否则压抑了大臣,用一群应声虫来治理国家,必须是个悲剧!萧复礼合上案卷,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回寝殿。

萧复礼自我警醒,只想把事情埋在心里,然而事情却还没完。萧复礼本人并无意追究什么,顾皇后遇事却要多想。她回过头召来虞国夫人,让虞国夫人代为调查:“圣人这几天心绪不宁,我问了人,说是看了应天六年的旧档,当时发生了几件大事,我并不很清楚。阿娘回去仔细查访——毋声张。”

虞国夫人道:“那一年事情太多,娘子要问哪一桩?若要全知晓,只恐查起来太慢。”

顾皇后附在虞国夫人耳朵上:“先帝之死,杞国公是不是有份的?”

虞国夫人一惊,当时这件事情,她也隐约感觉到了。整个上层社会都弥漫着一层希望皇帝去死上一死的气氛,彼时顾氏正在一个小低谷时期,她又是后宅妇人,不知详情。当下道:“我这就回去。”

顾鼎听了虞国夫人发问,惊道:“圣人有疑心?”又自我安慰道,“那个时候又有几个想让先帝胡闹下去的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