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文梓的言语,仓颉面上渐渐浮现出一丝明悟的表情,眼神越来越亮。
他之前一直以创造人族文字为傲,尽力于族中传播。随着文字的传播以及人族的发展壮大,他得功德、气运双双加持,境界稳中有升,甚为自得。
但也不免有些固步自封,从未想过于文之一道继续开拓,也不曾想过动员已然学有所成的族人主动向外传播。
今日老师之言却是将其点醒。
只是他欣喜过后,随即也感受到其中蕴藏的沉甸甸压力。单就文字的传授就已非坦途,更遑论再行开拓。
他又是雀跃,又是忐忑地问道:“老师觉得,弟子可以完成这么宏大的功业么?”
文梓见仓颉已然被唤起雄心壮志,心中自是满意,继续鼓气:“独你一人,自是力有未逮。但你尽心组建文院,文人行列日后必是愈发壮大。届时群策群力,力量远非个人能比,自有建功之时。”
仓颉听后大受鼓舞,干劲满满地告辞而去。
他在传授文字之时,也遇见不少聪慧族人,印象颇深。
如今族中诸事繁杂,他要先将这些人拉入文院之中,免得被燧人选送西方,或是大师兄捷足先登。
待仓颉离去,文梓也不再外出,只让大日不许动用修为,每天于部落之中行走。命其细细观察那些未入修行门槛的平凡人族生活状态,以备日后西行一事。
百年时光,并不足以将人族部落全数收拢于洛水之滨,且洛水之地终究有限,要想将所有族人尽数容纳绝无可能。
不过,燧人已将愿意随同文梓迁往西方之地的族人选定完毕,皆为健壮青年,约十万数。
文梓也不再等待,叫上大日一起,便带领十万壮年男女朝着西方之地跋涉。
他如今于洪荒之中也是名望不小,聚拢十万人族一路跋涉而行,自是惊动不少大能。
诸多大能虽不知其此行何为,但慑于文梓名号,也是极力约束门人不得招惹。
有大能各自约束,他们一路倒是鲜少遇到宵小侵扰之事,只是单就道路崎岖、长途跋涉一项,已然足以拖住他们行进速度。
再者文梓有意锤炼族人意志,磨砺大日心性。对于已迈入修行门槛、有些许法力在身的族人,虽不限制他们自身赶路之时动用修为,但却禁止其以法力相助同族。
他们一路动静并未遮掩,不仅等闲大能一路关注,天外的女娲以及昆仑山中的三清,对于他们一行也不曾移开心神。
“这小子之前那般雄赳赳地离了昆仑,尽心尽力的在西方贫瘠之地忙活了百年时光,终了也就只是谋了这十万人族迁徙保命?”通天语气中满是恨铁不成钢,“就这十万人,昆仑山随便找个旮旯不就安置了么!女娲师妹还能为了这几个人怂恿巫妖二族将战火烧到咱们眼皮子底下不成?哪里用得着费这么大周章!”
元始闻听通天这般言语,翻了个白眼,语气凉凉道:“依你之见,文梓应该再多迁徙一些人族过去,才好壮大西方气运对吧?”
通天被元始此言噎得心气一滞,愤愤道:“你向来善于曲解我的意思,我只是为文梓不值。他此前耗费百年,给西方灵韵提升了何止三成,现在却只换了十万迁徙名额!而且,以大哥先前所言,纵使这十万人族,接引二人还可能有所谋划!”
通天终究是文梓嫡亲师尊,先前被文梓执拗气了个肝疼,如今还是忍不住为自己弟子鸣不平。
太清居中而坐,眼皮微抬,睨向通天:“你也太小瞧文梓了,就这十万人族,如此一路跋涉,再有他自身从旁护持。不考虑意外减员,自行繁衍之下,抵达西方地界,又是数百年时光,同行人族怕是必然不下千万之数。”
太清身为人教教主,对于人族强大的繁衍能力自是知晓。
此言一出,通天、元始二人不免侧目:“人族竟还有这般强大繁衍能力?”
太清微微一哂,对二人解说道:“巫妖二族谢幕后,天道压制之下,天地主角不复先天,难求久视长生,不以造化为功。日后种种,只图子嗣绵延、传承不断,自以繁衍为尊。人族得居主角之位,半数因由却源于此节,恰合文梓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