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明天会更好 第75节(2 / 3)

他对吴霜做出决绝的告别后,也一直没有告诉吴霜这个答案。

——这些年来袁良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这个家有朝一日还能重聚在阳光下。

然而,正如吴霜低估了袁良的情义,袁良也低估了吴霜的恨。

直到7月13日事故后,当袁良再次醒来时已是深夜了。听那位姓余的小护士说,警方已控制住了肇事司机骆义,而袁良的腿也只是轻度移位的闭合性骨折。

“如果接下来几天没有持续性发热,预计两三周就能出院咯。”余欣欣安慰道。

“随便吧。”袁良将身子翻了过去。

他知道,或许真出院了反倒不如在医院里安全。

在术后的最初几天里,除了有警方来询问事故经过外,也只有主治医师在人们的前呼后拥中来看望过一回。此外,袁良大部分时间都平躺在病床上,愣愣地盯着天花板。

后来,袁良迫不及待地拿回了钱包和手机,并迅速编造了一条谎言:

“这几天我因为热伤风来医院输液,所以没有及时联系,你们不要担心。”

当时,身在南方的吴文雄很快回复了他信息。但是石彩屏的对话框却迟迟没有动静,袁良也不知道她收到了没有。

就这么等了很久,袁良一直没有收到石彩屏的回音,他日渐焦虑。

按理说事发当天,石彩屏和袁良应该是先后乘坐同一厢电梯离开大厦的,间隔时间不会很久。照这个前后脚的速度,说不定石彩屏曾亲眼目睹了袁良车祸的全过程。

“但是她什么没有动静呢?”袁良躺在床上辗转反侧。

恰好余欣欣走进病房,关切地问道:“怎么又翻身?是哪里不舒服吗?”

袁良赶忙把手机藏到了枕头下面。

大概三天之后,袁良就发现了病房外的那一双眼睛。

最初,袁良只以为他是个找错病房的患者家属,但直到这位陌生男子深夜闯进袁良的病房后,他才意识到危险的降临。

那晚,幸亏余欣欣配药回来并将那位陌生男人呵斥走了。

袁良急忙向她问道:“那人是谁?”

“患者家属,来陪护的。”余欣欣说。

“真的是患者家属吗?”

余欣欣一愣:“这有什么真的假的?患者是真患者,早年在湖北打工时骨折脱位造成了神经受压,由于耽误了治疗,如今周围神经损伤得很严重。家属也是真家属,人家是亲兄弟,不然也登记不了医院陪护。”

“难道患者的伤不是最近的伤吗?他们是什么时候住院的?”

“巧了,就在你住进来之后的第二天入院的。”余欣欣说完,调整好了输液袋的滴速。

在袁良得知这个紧急情况后,他度过了两天提心吊胆的日子。

他术后还没休息好,只能躺在病床上,可以说一点反抗能力都没有。

但这种弱势局面没有维系太久,颜宁竟然来医院看望他了。听说颜宁的警校同学苏天明在昌平分局工作,近期在调查一起发生于温榆河的女性被害案,那时才得知死者曾在死亡当天傍晚献了800毫升血。

颜宁滔滔不绝地讲着,丝毫没注意到袁良的脸色早已一片煞白。

袁良强打着精神,问道:“那位死者,你知道叫什么名字吗?”

“章燕霞。”颜宁说。

那天以后,袁良又在医院里躺了一周,他满脑子都是那个再也亮不起来的聊天对话框。

其实很多令警方苦思冥想的问题,袁良都知道答案:比如,章燕霞为什么会穿越几十公里跑到海淀血站献血;比如,她为什么执意要献血1000毫升。

然而,她留给袁良的全部都化为了那个橘子上的余温,在袁良被撞得高高飞起的瞬间形成一条抛物线,随后落到柏油路上,被车轮碾压得尸骨无存。

袁良必须要出院了。

接下来的几天,袁良渐渐习惯了窗外的窥视和颜宁的探望。

袁良在和护士对话时,会有意无意地放出一些蒙蔽他人的假信号,比如他扬言称“伤口疼得睡不着”,并指责医院是不是没查到骨折线错位,还吵着要再去拍个x光片看看。

所有人都放松了警惕,以为袁良还要再住院好长一段时间。

就这样,在颜宁7月22日来医院探望后的第二天,袁良神不知鬼不觉地办理了出院手续。

出院那天,他没有丝毫迟疑,直奔西五环外某国营纺织厂员工家属楼而去。

那是栋建于80年代的家属楼,由于曾经发生过下岗职工烧炭自杀的悲剧,很多昔日的住户为避霉头搬走了大半。

2016年,袁良曾用吴文雄在黑市拿到的一张身份证办理了租房合同,租期十年。

袁良特意观察过,房东是位已退休的独居老人,准备随女儿去国外带孩子。房东也没想到会有年轻人愿意长租这栋凶楼,所以没有细审他的身份信息,而是高高兴兴地交出了这套两居室的钥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