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明天会更好 第11节(3 / 4)

宁说。相比胡丹阳急得满头大汗,他的表情倒像是没事人一样。

在得知颜宁是警察之子后,王月娥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我说呢,怪不得这孩子的反应够机灵的,原来爸爸是警察呀。看来平时没少受熏陶,随爸爸!”

“幸亏您今天搭了把手,不然估计他已经被人贩子抱进了车,那可真就是大海捞针了。”胡丹阳的脸上一直挂着歉意和谢意:“这么大的人情,真不知道怎么感谢您才好。”

“什么谢不谢的。我也有个儿子,看见人贩子做伤天害理的事,哪有不帮之理?”王月娥急忙摆了摆手,摸起了颜宁的头:“看着比我儿子小一些,你几岁了?”

“五岁。”颜宁脆生生地说。

“我那儿子七岁,今年要上小学啦。”提起袁良,王月娥的表情也是满满的骄傲。

“那可真是缘分呀。”胡丹阳牵着颜宁,三个人一起向邮局外面走:“听您口音,是外地来京的吧?”

“对,甘肃兰州。百货大楼要采购,派我出差过来了解行情和市场,打打前站。”

“您也是在百货大楼工作?”胡丹阳瞪大了眼睛,言语之中充满了惊喜:“我也是,我在家电部,您呢?”

“我也是家电部!”王月娥拍起了手,哈哈大笑着。

说话间,三个人已经行至了路边。互相交换了联系方式后,胡丹阳表示无论如何都要请王月娥吃顿饭表示感谢。

“吃饭就不用了,怪破费的。”王月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提出了一个小心愿:“来之前同事们都羡慕我,说什么‘出差即旅游’,可我这来了两天,北京哪儿都还没去转过呢。看地图上这里离天安门近,就想你能不能给我指个路?我去天安门看看,回去也好给儿子和同事们有的可讲。”

胡丹阳连忙答应下来,何止是指路,还要做全程的导游。两个年龄相仿的女人很投脾气,从百货大楼的日常工作聊到了儿子的教育问题。只有颜宁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那样跟在妈妈和阿姨身边,好奇地看着眼前的世界和风景。

时至今日,颜宁已经不太记得5岁时发生的这件小插曲。只隐约记得自从那天以后,外出时妈妈格外注意自己是不是在她的身边。每次颜宁好奇贪玩要跑远的时候,妈妈都要拿这件事出来说,在爸爸出差回家后,妈妈还把这件事讲给了爸爸听。

“现在的人贩子可真是猖獗啊,你们公安一定要提起重视。”妈妈正襟危坐地在颜宁和爸爸的耳边念叨着,似乎是在向公安认真反映民生问题。

从医院探望完袁良回家后,颜宁来到了父母生前居住的家里。十几年过去了,父母的卧室依然保持着原貌。颜宁从抽屉里取出胡丹阳的遗物,他记得有个铁盒子专门保存母亲生前与亲朋好友的来往书信。

有五封信被橡皮筋小心地扎好,邮戳统一都是“甘肃兰州”。别说,自己被人贩子这一拐走,倒让妈妈结交了一位异地的好朋友。从书信的内容来看,两个女人完全可以用相见恨晚来形容:6月份,王月娥说随信寄来了大袋的加工好的三泡台尝尝,她本来想寄软儿梨或者白兰瓜的,想到夏天运输不便只好作罢。颜宁想了半天,也没回忆起来这三泡台到底进没进他的肚子;8月份,王月娥的信件中夹着一张照片,说这是他儿子袁良今年过生日时的影楼照。想都不用想,颜宁知道妈妈肯定也把自己的照片给王月娥回寄过去了。

那之后,回信的时间有将近半年的空白。直到1996年的2月份,王月娥才寄信来解释了这半年的境遇。她的丈夫袁贤体检出了癌症晚期,在她照顾了大半年后,还是在过年前离世了。颜宁不知道胡丹阳给予了她什么样的安慰,但是“节哀顺变”这类的言语又是多么苍白无力。

在随后5月份的回信中,王月娥提到最近她感到腋窝淋巴结肿大,伴随着乳头也开始溢液,不得不往最坏的地步去考虑,王月娥说她打算这周就去医院做个体检。

而在10月底的最后一封回信中,王月娥的字迹已经变得潦草了许多。她提到了胡丹阳通过邮局汇给她的钱已经退回来了,提到了化疗的痛苦和精神的煎熬。但是她说,就算是为了儿子袁良,她这个母亲咬着牙也要再撑下去。即便是乳腺癌晚期,能多活一天就是一天。

来往信件的邮戳,戛然而止在1996年10月21日这一天。

就在那半年之后,颜振农和胡丹阳遇害了。在公安系统为其组织的送行会上,7岁的颜宁又一次见到了负责这起案子的老刑警江建军,他的神态明显比初次相见时憔悴不少。

见到颜宁,这位老刑警说不出话来,紧紧地把一身缟素的颜宁抱在怀里。隔了很久,江建军才挤出来一句话:“对不起。”

但是他到底是对不起什么呢?当时的颜宁并不知道。直到他渐渐长大并也成为了一名刑警,他才想明白刑警前辈的复杂情绪:那是因为没有抓到凶手所以无法向受害者家属交待的愧疚,和不得不终止调查所以无法告慰冤者在天之灵的无奈。

颜宁的小姑颜振凤原本在粮食局的贸易公司做管理,9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