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第5o章(1 / 2)

一般来说他更相信直达皇宫的那条消息线,因为受到的干扰更少;但事关重大,他就不得不多小心些。

十五年三月,某几支暗卫被抽出调往北方边境,作为特使进行调查。

与此同时,京城地下也开始了一场盘查,务求揪出问题所在。

京城和边境,情报对不齐,到底是哪一边儿出了问题?

先帝充满自信,事情做的不疾不徐,但雪球一滚起来,很快就超过了他的想象。

这消息漫出朝堂,流到民间,又引起一场风波。

有些人激愤难耐,高呼大楚岂容外族侵犯,说一定要把鞑子再赶得更远些;

有些人担心要打仗,做起许多准备,互相谣传闹的人心惶惶,险些把粮价拉上去。

户部王尚书当年掉了许多头发,抓着所有下属连宿大夜的加班,左调右调,才把物价勉强按住,没闹起来。

然而这边按下,那边就起。

越传越离奇,到最后谁也没个准信儿,都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边境到底怎么回事?有没有传的那么夸张?

奏有事的折子仍在上,称没事的折子也在和其对着冲。

说该加兵作防的和说不该的分成了两派,天天早朝上明着暗着互怼,指责对方有害于朝廷。

本该是严肃的军国大事,竟变成了一场口水仗。一时间弹劾政敌的折子满天飞,朝局也动荡起来。

先帝猛催自己派出去的暗卫,但得到的结论都是尚不清楚。

只能保证边境暂时不会起事。看密信里的意思,那边的人好像也一头雾水。

什么手段都用了,可是找不到由头。

向上报告异常的人已经找到,但细查只是例行公事,汇集了消息实话实说,没有京城里说的那么危险。

所以特使们正顺着传信的渠道摸着往上,关卡太多,进度不快。

先帝急了,兵部急了,都急了。

正值此时,发生了一件巧合的事。

现在想来,巧合的实在是有些奇怪了。

惠王门下的一个小门客,沐休踏青时遇到了一对父女。

这二人来自北地,上京来正是因为——

家园被外族所毁,不得已逃难至此。

第43章

这个门客在三皇子门下挂着, 并做了一个小官。

见此不平事,他第一反应是核对二人户籍。

这一对父女是逃难出来,无有路引过所。

父亲三十四岁, 小女儿九岁,称其母亲被鞑子掳去, 生死不明;家里的宅地也都被烧了抢了, 失去了生计。

报了官, 但同样遭遇的人太多,未能得到安抚,只好往南边来逃。

自河水未化时就出发, 一路颠沛流离,不认道路,只往繁华处讨饭,不想来到了京城。

身份辨明之前,也不能随意定为流民;这二人无处可去, 急需一个地方收留。

门客不敢自己私下安置,于是向上报请。

消息传到惠王首席门客明子礼那里,一度被按住了几天。

据说是明首席在与惠王殿下认真探讨是否压下此事,期间还争吵了几次。

最后的结果是,惠王不仅用自己名下的宅子安排了住处,还亲自探望这二人,毫无皇子的架子。

听闻他们说起背井离乡的经历,竟当场落下泪来。

录着户籍的黄册一正几副, 最先发现的小官本是想写信给原籍验证。

惠王却用自己皇子的身份直接向先帝请求, 要求查阅全国总库。

先帝:…………

也罢, 就看看下面到底要搞什么鬼。

这一套漏洞百出的说辞,他不信自己最得意的儿子看不出来问题。

核对过后, 发现这一中年男子确实如其所言,属于北境茂州黄坎儿县,丧妻鳏居。

但却查不到那个小女孩儿。

男子解释道:

自己十年前确实丧了发妻,但后又续弦,生下这一个女儿。

本就因为北境人烟稀少,事多常乱,出生时没来得及登上。

又因着才九岁,没赶上十年前的全国重录。

先帝开国元年,录过一次全国的户籍。

念及万民初定,流动变迁较快,遂奉德五年时特加一次再录,此后就定为十年一次了。

今年户部本就忙着张罗此事,又要为打仗的谣言操心物价,上上下下都忙的一个头两个大。

据说王尚书因压力过大,夜半梦游时竟攀树倒挂,折了树枝怪叫要捅死暗中传谣那人。

这小姑娘方九岁,卡的倒是正正好好。

不过,这没有什么可怀疑的——这实是个大家都清楚,但谁也不愿挑明的事情:

女子录籍本就简略,极容易被忽视;再加上有些贫苦的,吃不上饭时就卖儿鬻女,卖不出就丢了弃了,且常挑女孩儿先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