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语调拖长,明明是软软的腔调,众臣却莫名其妙听出了一股杀意。
顿时后背冒汗,扑通一声又跪下了,连声道:“臣等怎么可能会说陛下坏话!”
一旁的天佑帝:“说了,他们说你枉顾祖宗礼法固执己见,还说你利用神通戏弄他们!”
众臣都快哭了:太上皇啊,没想到你是这样背后捅刀的太上皇!
退位养老都不能叫您能修心养性吗?他们说了那么多,怎么能尽挑不好的字眼说呢!
咱们多年的君臣情谊呢?
然后天佑帝又插了一刀:“他们让朕骂骂你,让你清醒清醒!”
许尚书眉头都要打结了:他们何时说过这样的话了?太上皇您是会总结的!
他们真是猪油蒙了心,以为太上皇能站在他们一处。
“哦。”赵砚挑眉,声音转了两个弯:“这样啊,父皇觉得儿臣不清醒吗?”
天佑帝神色凝重摇头:“朕倒是觉得不清醒的是他们,非说你能回溯时间,还说他们身上的伤都是你回溯造成的。今日早朝,他们不屈服,时间就卡在一个点不动了!你说说,这是清醒的人能说出来的话吗?”
他每说一句,众人心中气闷就憋屈一分,恨不能扒着天佑帝的肩使劲摇晃,怒吼:我们清醒得很!
赵砚认真点评:“确实不是清醒的人能说出来的话,朕瞧着许尚书脑袋是磕坏了,待会去找太医瞧瞧吧,怪可怜的!”
父子两个一搭一唱,许尚书胸口起伏,只觉得头晕目眩,然后哐当一声直挺挺往下倒了。
这次是真气晕过去了。
众臣连忙伸手去扶许尚书,然后下一秒,许尚书又站直了。
连晕倒都做不到,许尚书简直心梗。
偏生赵砚一副贤明君子的模样劝他:“许尚书,心胸宽广一些,毕竟今后朕还要多仰仗你们呢。”
这意思是,今后还要一起共事多年。
苍天啊,许尚书捶胸顿足,是真的不想活了!
这么多皇子,太上皇怎么就把皇位传给当今陛下这个无赖了呢。
第171章 不愧是老六不愧是老六,连自己外祖父……
许尚书和周伯侯几个哭丧着脸来,又哭丧着脸走。
待出了颐和宫,周伯侯就忧心忡忡道:“现下如何是好?太上皇瞧着完全就被陛下哄住了,对立谁为后并不怎么在意。”
陛下定是利用回溯时间的能力,从小投太上皇所好,才讨得太上皇从小就偏爱他。
许尚书坚定道:“太上皇开疆拓土,英明神武,迟早有一日会察觉陛下不对劲的。不着急,陛下大婚总得等丽太妃回来,我们还有时间。”
众人忧心忡忡的出了宫。
他们满含期待,而他们英明神武的太上皇则在颐和宫内笑得前仰后合,眼泪都笑出来了!最后居然笑岔了气,连连咳嗽才终于不笑了。
他咳得背脊弯曲,赵砚连忙给他顺气,关切问:“没事吧,就算再好笑也别笑成这样,你看,乐极生悲了吧。”
天佑帝连连摆手:“不碍事,这毒不致命,就是磨人而已。”
赵砚忧心忡忡问:“太医院还没查出具体是什么毒吗?”他先前也看过,实在弄不明白是什么毒。
嘉义太子的医术当真高明。
天佑帝顺了口气,摇头。
赵砚:“儿臣已经派人去寻三哥了,很快就会有消息的。”
天佑帝听他提及赵涵那个混账,气得磨牙:“你休要同朕提他!”临走还要摆他一道。
赵砚生怕他又气岔了,连声道:“好好好不提就不提。”
他倒是没提了,过了几息,天佑帝又主动提了起来:“朕派出大量人马都寻不到他踪迹,你如何能寻到?你让谁去寻的?”
赵砚:“父皇的人都是官面上的人,自然寻不到。儿臣找燕记货运的大当家帮忙寻的,他的人遍布大楚各地,三教九流都有,要寻到人应该只是时间问题。”
“燕记的大当家?”天佑帝沉默一瞬,双眸中有怀念之色:“他这么多年在宫外倒是混得风生水起,南阳郡一役立了那样大的功劳,也不来京受赏,还特意将自己的名字从捷报中抹去……”
这是他期待多年,培养多年的太子啊。
说没有遗憾是假的。
赵砚小声道:“不是父皇当年说不许他进京?”
天佑帝恼怒:“他偷偷来京见你也不是一次两次,别以为朕不知晓。”
赵砚呐呐,继而又小小声道:“那这次儿臣大婚,想请他来宫里喝杯喜酒,父皇可许?”
天佑帝哼了一声,没好气道:“听闻燕记不是还酿酒,大婚的酒水便从他那里出,作为大婚酒商,来宫中督办也是情理之中,你何须同朕说。”
赵砚立刻眉开眼笑:“这次宫变,他也是来了的,拿了儿臣的令牌调动镇南军一起来的。现下就住在乔府,儿臣明日就让人去传话,把父皇的意思传达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