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降临,天空黑云堆积。不多时,就下起了小雨。随着时间的推移,雨月下越大,雨水顺着他发丝往下淌,垂成了模糊的雨幕。
闷雷滚滚,他从日暮跪到了天明。母妃亲手给他缝制的祥云袍已经湿透,沁出寒意覆盖在他周身。
来来往往的朝臣不断,没一个人停下来多看他一眼。直到他看到赵砚从身边路过,终还是忍不住一把拉住了他,姿态前所未有的放低,语带哀求道:“小七,你帮帮我,让父皇见见我。”
赵砚不太想帮这个忙,用力挣了挣。没料到五皇子抓得极紧,被他带得踉跄了两下,一下子跌倒在水洼里。饶是这样,他也没有松手,圆胖的脸上满是哀求:“小七,先前是我对不起你,不该处处针对你,你就帮帮我吧。”
见赵砚没说话,他又继续道:“我去求过二哥和周伯侯府相熟的朝臣了,他们都避而不见。父皇那么喜欢你,只要你开口,父皇肯定愿意见我的。”
赵砚叹了口气,最终还是提点了他一句:“五哥,你现在最好不要出现在父皇面前。父皇怀疑你母妃私通反贼,难保不怀疑你的身世……”
五皇子怔愣一秒,眸子忽而微微睁大:“你,什么意思?”
赵砚也不好明说,蹲下身,将手里的伞盖在了他头顶。然后拉开他的手,起身走了。
雨噼里啪啦砸在伞面上,乱得如同五皇子此时的心:父皇是怀疑他不是他的种?
这么会有这么荒谬的事?
五皇子呵笑了两声,一时竟不知怎么办才好。
第99章
将计就计
赵砚进了长极殿后,天佑帝还在批折子。他关切道:“父皇昨夜没睡?”
天佑帝现在一肚子的怒火,怎么睡得着。他看向赵砚被雨淋湿的肩头,没好气问:“你现在来,是想给老五求情?”
赵砚连忙摇头:“儿臣没这个意思。”他又不是吃饱了撑着。
绿帽子又不是戴在他头上,他求情不是慷他人之慨。
而且,从小到大,云嫔和五哥没少针对他和母妃。他虽觉得五哥现在的境遇惨,也不至于谁都想拉一把。
能给他一把伞,提点他一二,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天佑帝听他这样说,蹙着的眉头终于松开了。只是还没松快多久,外头就有人匆匆来报:“纪侍郎家的周老太君来了,站在殿外恳请面见陛下。”
天佑帝又冷了脸,但瞧着外头天色,想到对方年近古稀的年纪,还是道:“快将人请进来!”
姓周?
周伯侯府的人?
赵砚讶异:周伯侯府的人不是全下了狱,那这纪侍郎家的周老太君是哪个?
似是看出了他的疑惑,一旁的冯禄连忙小声解释道:“这周老太君原就是周家女,是柔善公主母妃周老太妃一母同胞的妹妹。当年柔善公主和亲,周太妃求到了周家,周家没有理会,反倒是这位已经出嫁的周老太君出面斥责了老周伯侯。后来因着这事她和周家少有往来。柔善公主出嫁那日,她还亲自出城送了。周太妃故去前后,也是她时常陪在左右。”
冯禄叹了口气,又道:“柔善公主在西途时就时常和陛下提及这位周老太君,让陛下有机会到中原待她道谢。陛下登基后,对周老太君一家多有照拂,周老太君之孙也得了陛下恩荫,一路升至兵部侍郎,也就是如今的纪侍郎。”
他解释完,赵砚才恍然大悟,追问道:“父皇既然待周老太君亲近,那我怎么从未在宫里见过这位老太君?”
冯禄:“老太君年事已高,又不愿让人老拿周家的事说道,陛下每次请她进宫,她都拒了。”
周家人也是见风使舵,自从周老太君得陛下格外看顾后。周伯侯就想尽办法攀附周老太君,见周老太君没给他好脸,就将周家的子侄送了过去讨她欢心。
周家那么多子侄周老太君都没瞧上一眼,唯独对模样有些像周老太妃的云嫔上心。
不然,以周家当年冷漠的态度,陛下如何会让云嫔进宫?
冯禄压低嗓音道:“周老太君此时进宫,只怕是想替云嫔娘娘求情。”
赵砚心道:他说以云嫔娘娘那和他母妃有得一拼的莽撞性子,如何能在后宫混得如鱼得水。
原来还有这个缘由。
两人小声交谈间,周老太君已经在宫人的搀扶下颤巍巍走进了大殿。她拄着拐杖,头发花白,到了近前,就要朝着天佑帝跪下。
天佑帝忙下了龙座,亲自弯腰扶住她温声道:“朕都说过了,姨祖母见到朕不必行礼。”
周老太君却没起身,硬是结结实实跪下了。弯曲的背脊几乎和金砖贴服在一起,额头贴地,沙哑着声道:“陛下,云嫔那孩子虽糊涂了些,但断不会做出勾结反贼之事。求您念在周太妃的情分上,好好彻查这件事,还云嫔清白。”
天佑帝冷了脸,扶着她的手松开,挺直背脊,肃声道:“姨祖母,如果您来只是为了云嫔求情,就不必说了!”
“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