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第2o3章(2 / 2)

身后亲随也冷了脸色。成肃并无隐瞒她的意思,平静道:“朝廷裁撤了江州军府,将郡治移到豫章。阮序气不过,大病一场便没了。”

他轻描淡写三两句,落在成之染耳中无异于惊涛骇浪。偌大的江州军府,文武三千人,岂能说裁撤就裁撤?

想到守在寻阳的李劝星部将,她心里一沉,问道:“如今刺史是何人?”

“李劝星。”

成肃三个字一字一顿,似乎有几分咬牙切齿的不忿。

若她没猜错,江州这一番风云,定然是李劝星的手笔。

成之染抿了抿唇,道:“这种事,阿父为何不阻止?”

成肃竟仿佛嗤笑一声,看了她一眼,道:“这是朝廷的旨意。”

成之染心中不安,隐约觉得哪里不对劲。事已至此,多说无益,只是以她父亲的脾气,定然咽不下这口气。

她只得开解:“我听闻李公与阮序颇有些恩怨,难不成是公报私仇?”

“固然是公报私仇,至于报的是哪门子私仇,谁知道?”

说罢,成肃拢了拢大氅,侧首道:“狸奴,这笔帐,为父该不该与他算?”

第179章 栖迟

东海徐氏自三齐南归,一直居住在皇城东阳门外的海宁公主旧宅。庭院深深,草木萧条,院中牡丹早已枯萎了花枝,只余下绿叶无数。唯有菊花还一片绚烂,在暗淡天光中鲜艳夺目。

徐崇朝屈指一算,离家也已有一年,回廊檐下的红枫,许是这年春天才栽下的。

赵玄真见他留意这红枫,解释道:“二姨母喜欢,外祖母特地叫人新种的。”

回家这一路,徐崇朝已将徐丽娘之事听得七七八八。原来年初时徐丽娘回到金陵,成肃派人将她送回家,言称是伐齐之时与她偶遇,只因海寇之乱事发突然,才让她在北地滞留了些时日。

徐家人始料未及,个个都喜出望外。徐丽娘变得沉默寡言,在北地之事她不愿多提,钟夫人一干人等也并不勉强,众人只当作久别重逢,从前种种仿佛从未发生。

徐崇朝越听越奇怪,徐丽娘顺利回家,他自然高兴,可是……

他差一点脱口询问小外甥虎头的消息,可赵玄真丝毫不提及,又令他疑惑。

等到一家人齐聚一堂,徐崇朝终于又见到徐丽娘,他目光在人群中搜寻许久,都没有看见虎头的身影。

徐丽娘脸上挂着浅淡的笑意,一双深幽的眼睛直直望着他,似乎有千言万语,然而终究一言不发。

钟夫人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长子归来,笑得合不拢嘴,拉着他问个不停。徐崇朝只得将满心疑惑按下,笑着与母亲攀谈。

听闻他击杀郑显,钟夫人欣慰地笑了笑,道:“你替桂郎报了仇,你姑母若知道了,心里也会好受些。”

徐崇朝问道:“姑母一家可还好?”

这一家孤儿寡母,虽吃穿不愁,但若说过得好,又似乎好不到哪里去。钟夫人对此有切肤之痛,感慨了一番,拉起徐崇朝的手,意味深长道:“小郎如今才五岁,待他长大些,便能袭了桂郎的爵位,到时候才算自立。阿蛮,你父亲不曾留下什么,徐家这一切,须得你去争。”

徐崇朝缓缓点头:“阿母放心。”

钟夫人笑了笑,道:“以前你姊夫打败仗时,从没有人家来找他说亲。如今他征伐凯旋,做了左卫将军,不过半年多,蘅芜的婚事都已定下了。”

徐崇朝稍有些意外,又一想,赵蘅芜也已十八九岁,拖沓得实在不小了。他问道:“是哪户人家?”

钟夫人看向赵玄真,笑道:“玉郎,你说说。”

赵玄真点了点头,对徐崇朝道:“丹阳尹,河东卫承。”

“丹阳尹?”徐崇朝面露诧异,他印象里的丹阳尹还是萧玘。

徐娴娘见状,轻叹道:“阿兄还不知,萧尹年初已病逝。”她欲言又止,咬了咬唇,最终还是没说什么。

徐崇朝垂眸掩去眼底迟疑,道:“河东卫氏实乃名门,蘅芜此番也是有福气。”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