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誉摆摆手:“传召长史、司马、诸参军,俱到前堂去。”
寻阳落败,诸将佐心有余悸,听闻成誉集会,一个个七上八下。然而成誉并未纠结于旧事,张灵佑最初起事时,兵锋锐不可当,他手下大将大都吃过败仗,甚至一度被贼寇逼近巴陵。如今局势虽然没有比当初好到哪里去,但他已多次与敌寇交手,心中多多少少有了底。
贺楼霜的身份自不能明言,但她带来的消息足以使府中警觉。
成誉发号施令,调兵遣将,命诸将佐清点人马,整修城防,筹措粮草,军中顿时忙成了一团。
数日后斥候来报,蜀中果真有大军临境,为首将领打出了庾氏旗号,绵延人马屯驻于枝江,距江陵不过一百余里。而下游敌寇也来势汹汹,扬言金陵早已被攻破,诸将佐议事时人心浮动,多少都有些力不从心。
众人私底下议论,难免有首鼠两端之意。桓不识看在眼里,却见成誉充耳不闻,便忍不住道:“庾氏在荆州数十年,平头百姓顾念旧恩就算了,第下看看军府这些人,拿着朝廷俸禄,享着天家荣宠,一个个却是白眼狼!贼寇还没来攻城,他们便想着早些出城投敌了!”
成誉知道他说的是荆州出身的僚佐,这些人大都是本地豪强大族,向来惯会做墙头草。桓不识是个直性子,看不惯这些,然而他身为官长,明白强龙难压地头蛇,便不能一味硬来。
刘和意亦道:“军府中颇有些不安分的,暗地里与城外有书信往来,第下,此事不能坐视不管啊!”
他二人世居京门,桓氏与成氏有姻娅之谊,刘和意也是宣武军起家的老将。成誉自然信得过他们,也知道二人所言不虚。
他略一沉吟,道:“大敌当前,军中必不能分心。且让众人去前堂,我有话要说。”
第149章 破局
贺楼霜自从住到刺史府,一直闭门不出。此间风物她熟稔于心,如今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也只是徒增伤感罢了。然而这日她枯坐屋中,竟有侍女叩门,声言主人邀约,请她去后园一叙。
贺楼霜步入后园,远远便望见弄水轩中衣衫浮动,似有人语。池塘中的青竹已一片翠绿,入秋之后,连竹叶都显得沧桑了。
轩中有一位华服女子正在等她。
贺楼霜并不认得她,但见对方年龄与自己相仿,一身富贵雍容的装扮,彰显出不同寻常的身份。
她心中明了,面上仍不动声色。
宗纫秋请她入座,问道:“娘子如何称呼?”
“妾唤作霜娘。”
宗纫秋听闻这名字,不由得一愣。前几日她听说成誉从府外带回名女子,便一直心中不安,然而成誉军务繁忙,她竟一次也没能见到,于是按捺不住,便将那女子唤来。
乍见之下,此人确乎是个不折不扣的美人,脸上的烙印虽粗陋,到底是瑕不掩瑜。
宗纫秋暗中叨念“霜娘”二字,总觉得好像在哪里听说过。
竹叶窸窣作响,原来是起风了。贺楼霜望着波动的水纹,霎时间竟有些恍惚。
“霜娘是哪里人士?”宗纫秋忽而问道。
贺楼霜自己也说不清楚,她想了想道:“或许算半个江陵人。”
“为何是半个?郡望乡里,难不成还有改动?”
贺楼霜笑而不语。
宗纫秋还想再问,外间小碎步跑进来一位侍女,看衣着也是个有品级的。她满面春风,朝宗纫秋一礼,便径自说道:“夫人不在场真是可惜了!您没看到方才县公是何等威武!”
这语气颇有些冲撞。宗纫秋不以为忤,问道:“到底怎么了?”
那侍女笑道:“好像是大兵压境,军中有些人不安分。县公将众人都叫到一起,敲打了他们一番。”
宗纫秋看了看她:“这岂是县公行事?他怎么说的?”
“其实也没说太多……”那侍女腰板一挺,模仿着成誉的神态道,“如今庾慎德兵临城下,诸位若有退意,尽可自便。我府上数千人自京师来此,将勇兵雄,足以拒敌,亦不必烦扰此地士民。”
宗纫秋哦了一声:“县公是这样说的?”
那侍女点头:“不仅如此,县公还下令近日不准关闭城门,好让那些想走的人尽快走。”
宗纫秋默然无语,只望着一处虚空出神。
贺楼霜也一言不发,眼前的县公夫人似乎对外事漠不关心,更像是一位心绪牵系于夫君的深闺女子。
半晌,那侍女见宗纫秋仍一动不动,便劝道:“夫人,这里四下透风,还是回屋罢。”
宗纫秋回过神来,已全无与贺楼霜交谈的兴致,便由侍女搀扶着,前呼后拥地往回走。她走到半路,忽而对那侍女道:“那女子唤作霜娘,金钏,这名字你可记得从哪里听过?”
金钏皱着眉想了半天,眼前一亮:“夫人还记不记得在金陵时,十三娘子有次去京门,跟成家女郎吵了一架?”
宗纫秋点头:“我记得。”
“那时候不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