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第63章(1 / 2)

“老夫人还不知道,我家中叔伯六人,兄弟姊妹二十人,其中最年幼的九妹,是我四伯的掌上明珠。四伯从前总想着为她寻一位如意郎君,可惜数年未能如愿。去岁四伯离世,九妹扶柩回江陵,正遇上庾慎终那件事,后来便随我来到了金陵。”

温氏犹豫道:“这位宗娘子,如今多大了?”

“刚满二十岁。”

温氏松了一口气,拍拍胸脯道:“正般配正般配!若是比狸奴大不了几岁,我心里还过不去这道坎!既如此,不如给他们换个八字?”

成肃终于忍不住,打断了温氏:“阿母,宗娘子去岁丧父,如今还在丧期呢!”

“那又怎么了?”温氏瞪了他一眼,对宗棠齐道,“宗将军再仔细说说看?”

宗棠齐欣然应允,眉飞色舞地把宗九娘夸得天上有地上无。温氏越听觉得很般配,成誉这么久拖拖拉拉不上心,如今再等一两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狸奴听得惊呆了,成誉还远在天边,终身大事已经被老母安排得明明白白。她不禁有些后怕,若是宗氏刚好有合适的郎君,是不是她今日便已许配出去了?

温氏与宗棠齐聊得热火朝天,席间再没有考虑过别的事。等到好不容易送走了宗氏叔侄,成肃简直要扶额:“阿母,三弟的婚事,您怎能如此轻率!”

“你还好意思说我?”温氏把老腰一挺,恨恨道,“你自己看看,从前家里穷,耽误了给三郎说亲,这暂且不提。就说你发达了这么久,什么时候考虑过兄弟的终身大事?五六年就过去了啊!我怎么能不着急!若说京门巴掌大小的地头入不了你的眼,这位几代为官的宗将军哪里有不好?老母我自己来操心又怎么了?”

成肃一时间语塞,只得扼腕道:“两姓联姻这种事,他、他、他并非高门啊!”

“你又是什么高门不成?”温氏重重地哼了一声,“有多大肚量扒几碗干饭。我看他叔侄俩都不错,那九娘也是个出挑的。差不多得了!”

众人各自散去。狸奴只为成誉感到深深的无奈。宗九娘她倒是见过,庾慎终临死之日,她是在宁州刺史宗彦灵前戴重孝的女子。听宗棠齐说,闺名唤作纫秋。

桓氏不知何时走到狸奴身边,压低了声音道:“狸奴在想什么呢?”

“没什么……”狸奴摇摇头,“一顿饭的功夫定下了三叔的婚事,我真是没想到啊……”

桓氏似乎冷笑了一声,道:“依我看,那位宗将军本就是为这个来的。”

狸奴不可思议:“怎么会?”

“他那点小心思啊,”桓氏笑了笑,道,“不好意思把自家女郎说出来,所以先猛夸我家的,等挑起了话头,才正经铺展开。”

她说到这里,突然停下来,望了望四下无人,这才道:“叔母有句话,可得提醒你。自从你回来,朱娘变得很奇怪。我说不清楚,反正之前她没有这么刻意。”

“刻意?”

“你想想,是不是她把话题引到了婚配之事?”

桓氏走到了住处,轻轻为狸奴整了整衣领,道:“留意些。”

狸奴独自往回走,樱娘静静地拎着小灯笼。这一路格外漫长,她走到小院门口,突然对樱娘说道:“她若是真的针对我,没想到平白招惹了宗氏。阿父也会不高兴的罢?”

樱娘抿着唇,并不敢搭话。

第57章 成誉

梅雨时节来临前,难得有一段清朗的晴天。徐崇朝将没开刃的长刀送给了狸奴,她得空便在院子里用左手练习。可惜好景不长,连绵阴雨很快笼罩了京门,潮湿得仿佛凭空一捏就能挤出水来。

府中的仆役也稍微清闲些,有时也成群地待在回廊中观雨。一日有人自府外飞奔而来,廊下的问道:“有什么急事?”

那人道:“三郎君来信了!”

温氏正在屋子里检查昭远的功课。她既不识字,便又拉了狸奴。

昭远正在抓耳挠腮,外间的侍女走过来,将成誉的信笺交给温氏。

温氏一时竟有些紧张,推给了狸奴:“快念念!”

狸奴拆开信扫了一眼,疑惑道:“祖母把宗氏的意思告诉三叔了?”

“他怎么说的?”温氏紧盯着纸面,可惜一个字也看不懂。

狸奴原原本本地把信读了一遍。信是成誉亲笔所写的,文辞也通俗易懂。温氏慢慢收紧了眉头:“他说他不同意这门婚事?”

何止是不同意,简直说严词拒绝。不知怎的,狸奴竟松了一口气,果然是三叔的风格。

朱杳娘在一旁坐着,此时揽过了昭远,小声道:“三郎君竟如此固执。老夫人,您说会不会是他心里有人了?”

温氏沉下了脸:“不错,非常有可能。”

“不是说好男儿志在四方?”狸奴为他鸣不平,“三叔根本是意不在此啊!”

“你个小丫头懂什么?”温氏瞪了她一眼,开始琢磨到底是哪个勾走了成誉的心,可寻思了半天,似乎没见过成誉跟谁家的娘子走得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