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娇宠外室 第154节(1 / 2)

原道是上天嫉妒英才。

现在才知是叫人陷害夺位。

这世上,总有一些人,他们不畏皇权,也不畏生死,只凭一腔热血,于登闻鼓前上书万民请愿,要求新帝彻查当年昔太子东宫失火一案。

那万民书先是呈到内阁。

谢昀看过,随手递给身边的内侍,“呈给陛下罢。”

于是万民书又送到奉天殿去。

新帝是颤抖着手看完那封万民书的,而后狠狠将它掷于地上,苍白病弱的面容微微扭曲,“他们——他们好大的胆子——”

逼新帝彻查当年昔太子东宫失火一案,就相当于逼新帝承认自己从先皇那里继承的皇位亦是名不正言不顺。

新帝如何会查。

他命人将登闻鼓前闹事的一众人等擒拿下狱,又吩咐皇城司的人在各处城门楼上安排了放哨的亲兵。

凡是有妄图非议先皇及当年之事者,尽皆下狱。

一时间,金陵城中风声鹤唳,人人自危。

这并不是遏制流言的好办法,要知强压之下必引众怒。

若是寻常,新帝不会如此莽撞冲动行事。

但他现在不得不如此。

自己俨然没有多少时日了,要立的储君尚且年幼,他得为下一任天子扫清障碍才是。

只是他未想到,众怒和反噬来得如此之快。

第204章 她若是下一个陛下,臣认了

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

很快,金陵城里的流言便传了出去。

天下尚有不少昔太子殿下的门生流落在各地,如今年岁皆长,在当地都颇有些威望,听闻此言,皆纷纷而动。

或上书,或檄文,偏昔太子殿下贤名远播在外,檄文一发,诸多名士之流响应。

这便不只是区区一座金陵城,新帝所能镇压得了的了。

何况愈镇压,这把火反烧得愈烈,那些人愈发笃定自己所行之事是正理大道,呼吁响应之声愈重。

新帝焦头烂额,抱恙之躯还得强撑着召谢昀来见。

天子圣桌上放着一封书函。

新帝难得从病榻上起来,撑着这副苟延残喘的身子坐在桌案后,拿起书函递给谢昀。

谢昀接过来看。

这不是寻常书函,上面详细记载了永兴三十二年,昔定远老侯爷身死塞北的真相。

——不是战死沙场,而是窥见了当年昔太子殿下一案的真相,死于先皇的猜忌中。

新帝一直看着谢昀的神情。

他眉眼从始至终平静,面上有着早已知晓此事的从容。

“你果然知道这件事。”

新帝了然,他沙哑着声问谢昀,“爱卿,你是想为定远老侯爷报仇吗?”

新帝能叫谢昀看中,从寂寂无名的皇子爬到现在这个位置,有谢昀的谋划帮衬,也有他自己的通透敏锐。

这接二连三的事发生,若说其中没有谢昀的半点推波助澜,新帝是不信的。

他是谢昀亲自扶上的天子之位,自然知晓谢昀的手段。

谢昀沉默不语。

此时的沉默,代表着默认。

新帝苦笑了两声,“果然是你。”

只是他不明白,“爱卿如此,可有考虑过,朕这个皇位可否坐得安稳?到时朕病重身死,幼帝继位,你这个托孤重臣又是否能当得心安理得?”

新帝的皇位不稳,那过继到他名下的储君往后纵是继位,也会处在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境地中。

谢昀辅佐这样的君王,往后身上的非议和质疑不会少。

他不明白谢昀运筹帷幄,怎会在这样的事上犯糊涂,做出这样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蠢事来。

哪知谢昀听了他的话,悠然一笑,“陛下此言差矣,永安王之子尚未进宫,陛下怎知他便是今后的幼帝?”

此一语,震破天惊。

新帝不可置信撑着案几,“谢昀,你这是什么意思?”

两人面上的君臣之礼再维系不下去。

新帝直接唤他的名。

这是新帝第一次连名带姓唤谢昀,从前他是六皇子,尚且尊称他为“谢大人”。后来他登基为帝,也是一口一个“爱卿”,以示亲近之意。

如今却是声厉色荏唤他“谢昀”。

“你要谋逆不成?”

他以为谢昀要改朝换代自己当皇帝。

谢昀平静摇头,“陛下多虑了,这天下乃是杨姓天下,微臣岂敢谋逆。”

这话叫新帝方才蓬勃而怒的心稍稍安定了些许。

——他知道,谢昀并无谋逆之心。

“只是……”

谢昀缓缓道:“先皇既是谋逆篡位。臣以为,这天下,便该还给应当之人才是,陛下觉着呢?”

这一语,激得新帝方才沉寂下去的心又紧紧提了起来,“爱卿这是什么意思?”

他又唤他“爱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