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扎路恭立刻就知道,这么远的距离,哪怕是急行军,也不可能保密。
之后一路向东,李宝臣麾下兵马,都是不愿意与吐蕃军交战,选择了保存实力。等到八月中旬时,吐蕃军已经占领陈仓。
一路不说是所向披靡,至少也是鬼影子都没看到。
凤翔府在宝臣大帅刚刚抵达的时候,本地百姓就跑了很多,之后时局动荡,又是不断逃离。现在吐蕃人来了,几乎是能走的都走了。
当然了,也不排除是被人引导,集体迁徙走的。
总之,达扎路恭好像是占了很多地盘,却又没得到多少实实在在的好处。
吐蕃军继续西进,占据了虢县,在本地大户家中找到一些来不及运走的粮草,总算是缓解了一点后勤压力。
目前种种,让达扎路恭心生警惕。如果是唐军被他们打得丢盔弃甲也就罢了,但现在这样一路都是空城,完全看不到军队影子的情况。
多少有点诱敌深入,坚壁清野的意思。
接下来是选择缓慢推进,还是一波莽到长安,达扎路恭有些拿不准。而且他与纳囊·赤托杰也中断了联系,两军间隔太远,已经无法互相支援了。
这天夜里,正当达扎路恭查看在虢县搜寻到的关中地图时,亲兵禀告唐军有使者前来交涉,正是张光晟无疑。
看到老熟人,达扎路恭也是心中感慨。当年在方清身边的小跟班,现在变成了大跟班,看似地位不变,实则已经不可小觑。
“咱们也不是第一次见了,方清有什么要说的,你直接说吧。”
县衙书房内,达扎路恭对张光晟点点头道,压根不需要翻译,直接说的汉话。
“官家已经在长安以西不远的香积寺,设下了十面埋伏,邀约吐蕃军来战。输了我们直接退出关中。”
张光晟面色平静说道。
达扎路恭脸上闪过一丝惊讶之色,随即微微点头道:“我知道了,你可以回去了。”
他竟然没有表态!
事实上,达扎路恭为人极端谨慎,要不是这样,他在吐蕃国内激烈的政治斗争中,也不可能是最后的赢家。
不谨慎的,早就坟头长草了,哪里能在这里以吐蕃大论的身份和张光晟说话!
“告辞。对了,官家说你一定不敢来。不如按照你们吐蕃的规矩,在帅旗上挂一只老鼠。”
张光晟对达扎路恭行了一礼,随即转身便走。
“该怎么用兵,本大论自有章法,无须你激将。”
达扎路恭面不改色淡然说道,却也没有让张光晟带话给方重勇。面对这样心思极多的对手,多说多错,所以达扎路恭选择什么也不说。
等张光晟走后,达扎路恭环顾空空荡荡的书房,他猛然间发现,自己居然在军务上都找不到一个能够商议的人!
吐蕃国内极端险恶的政治斗争,让他无法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你究竟是在打什么主意呢?”
达扎路恭在书房内踱步,嘴里不停的自言自语,内心异常焦灼。
第760章 帅旗永不倒
八月中,达扎路恭带兵离开了陈仓县,一路向东,抵达武功县。武功县的治所是大城,城中百姓甚至当地的关中天龙人家族,都被朝廷派出的人,动员起来守城了。
为了对抗吐蕃人,方重勇定下了所谓“以点带面,守而不战”的策略。把来不及疏散到长安的关中百姓,集中于县城之中。让本地关中天龙人和他们的仆从领衔守城。
只要吐蕃人不攻城,这些人就不必有什么行动。一旦吐蕃人分兵攻城,苟住一个时辰就行,放狼烟求救。银枪效节军则会派出骑兵突袭吐蕃人的攻城队伍,打完就跑!
这样一来,达扎路恭如果大军围城,势必会拖慢脚步。
然而,如果他分兵,分出来的这部分兵马在攻城的时候非常脆弱。被汴州军骑兵打闷棍的话,那就没法玩了。
刚开始的时候,达扎路恭就选择分兵围城,主力继续东进。结果白天攻城不克,晚上就被银枪效节军的骑兵冲了大营,死伤惨重。
眼看占不到便宜,分兵又会被摊薄兵力,因此达扎路恭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创举:将每一百名骑兵归为一队,每天在关中平原各处游荡,见到唐军运粮的队伍就截杀。
这些被外放出来的吐蕃军,每一队骑兵都相距不远,彼此间狼烟传信。一旦遇到汴州军的人马,立刻聚拢过来围歼,打不过就直接跑路!
至于吐蕃军步军,则全部合兵一处,每日白天行进晚上扎营,缓慢向长安方向推进,以此来对抗方重勇布下的“空间换时间”之策。
压根就不围困那些孤零零的县城。一时间,长安西面各县城皆人心惶惶不知所措。
吐蕃人确实没有围城,可是城内的军民一旦出城,就会被吐蕃骑兵截杀,实际上跟被围也区别不大了。
如此一来,各城之间的小股守军不能汇合,反而是将唐军这边的兵力摊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