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盛唐挽歌 第1o98节(2 / 3)

的“大考”。

平日里到底是兢兢业业,还是摸鱼混日子,很快便会有结果了。

想到这里,方重勇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

他拍了拍马待封的肩膀说道:“工坊的状况很好,本官很满意。本官在前线杀敌,有你的一份功劳,本官不会忘记的。”

“敢不为官家效死!”

马待封一脸激动说道,似乎已经看到脚下的康庄大道,压根走不完!

“吐蕃啊!吐蕃!”

方重勇看向天上挂着的那一轮明月,忍不住长叹一声,心中感慨万千。

吐蕃与大唐,可以说是一对相生相杀,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大唐崛起的时候吐蕃也在崛起,当大唐衰落时,吐蕃攻入长安又退走后,同样也陷入不可逆的长期衰落。

国内政局混乱,甚至死得比大唐更早。

如果把时间线拉长的话,吐蕃对后世的最大影响,不是创造出多么辉煌的帝国,而是彻底改变了青藏高原的生态,使其永久丧失了争夺霸权的机会。

连带着,让关中平原也彻底歇菜。

简而言之,就是自吐蕃后,青藏高原便成了一块“绝地”。这件事的影响力,要以千年来计算,只是此刻忙忙碌碌的芸芸众生,压根就没有什么感觉,更不可能料到将来如何

“官家,是下官有什么做得不好么?”

马待封看到方重勇半天都没说话,还以为他对自己的工作有什么不满。

“没有,现在军工作坊运转顺畅,你功不可没,并无不妥。

本官只是感慨吐蕃人顽强,总是杀不死。”

方重勇轻轻摆手,丢下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转身便离开了。

他还要去制衣工坊看看,等天亮了,还要去火药工坊考察。越是到了战前,越是不能放松。

虽然这样很累,但是主将把握住了每一个细节,便可以在战场上提高胜率,对自身情况有一个充分了解。

胜利,从来都没有“自然而然”这样的事情。多准备就胜算高,胜算高就可以赌一把,不外如是。

吐蕃内部的一些事情,当年达扎路恭跟方重勇说过不少。吐蕃人的精华是重步兵。这些人都是东岱里面的小贵族,也是将领们的基本盘。

这些人打仗的时候负责破阵,锐不可当。突破敌阵后,那些轻装的步兵才会一拥而上。

只要能打掉这些“箭头”,那么吐蕃军的实力便会大减!如何低成本打重甲兵,很可能是此战的胜负手!

而且吐蕃军制,是仿照的大唐初年的府兵制,不过还是稍有不同。

吐蕃小贵族们自备盔甲,世代相传,战后参与战利品分配,更像是宇文泰当年组建的府兵,是军中骨干,更是后备将领的人才库。

方重勇一点也不敢轻敌,更不会把吐蕃人当回纥、突厥这些组织力较差,一击即溃的二流队伍相提并论。

此刻他还不知道的是,远在兰州的恩兰达扎路恭,已经亲率吐蕃军主力,朝着关中方向进发了,正是泾川一线。

第749章 山河小形胜

夏天日出的时间很早,阳光驱散了晨雾,汴州运河的河面,被染上一层金色。

汴梁城南的朱雀门缓缓洞开,守卫皇宫的禁军士卒列队缓缓走出宫门,甲片在阳光下折射出幽冷的光芒。

先是一队禁军士卒举着旗帜在前面开路,共计三十六面绛引幡,蟠龙纹在紫缎上翻涌如活物,一看就是精心制作而成。

掌旗校尉肩扛九旒龙旗走在最前面,上面挂满了玉珠,每一串玉珠相击都像晨钟叩响的余韵。

看起来庄严、肃穆而且大排场!

天子李琦坐在五色鹭车里,跟在队伍后,帷幕挡住了他的面容,看不清此刻他是什么表情。礼部侍郎郑叔清手持金节,在队伍前方策马开道。

汴梁城朱雀大街两旁,新上任不久的教坊使李龟年,领着三百乐工齐奏《秦王破阵乐》!他们伴随着御驾的队伍前行,可谓是走一路吹一路。

箜篌弦上跳动的露珠与编钟震颤的波纹,在銮铃声中谱成另一重乐章。那是埋藏在人们心中,大唐盛世的不朽记忆!

“天子御驾亲征吐蕃,诸人回避!”

随驾的霍仙鸣,坐在车夫旁边高呼道。此时此刻,朱雀大街两旁已经跪满了人。

“朕自出生起,便没有见过此情此景,想不到有生之年还能见到,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半透明的帷幕后面,李琦长叹一声说道。

话语中饱含沧桑与无奈,以及荣幸。

听到这话,替天子驾车的方重勇回道:“陛下当年让出淮南,有大功于国,避免了百万人生灵涂炭。这些微臣都是记得的,今日殊荣,陛下当之无愧。”

“官家深明大义……”

李琦有些感动,又有点惭愧,只得抛出这么一句话来。虽然立场有些微妙,但他本人还是非常佩服方重勇的。

这个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