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藏国 第864节(2 / 3)

心中不忍,喝道:“行了,你把头磕烂了,也改变不了结果,事已至此,你去陇州把事情处理了,赶紧释放奴隶,至少你父亲还能保住性命,内卫已经立案,十天之内不处理,那就是欺君大罪,我要被流放岭南的!”

“孩儿这就去!”

张仲云心中恨透了管家,但管家已经不知所踪。

张仲云带了几名家丁,骑马赶赴陇州处理奴隶之事。

废奴有两种,一种是官府有记录,这种得拿卖身契去官府注销记录,但废奴令推出后,首先整顿的奴隶就是官府有记录的,包括官奴和其他豪门人家奴隶,现在官府有记录的奴隶前年就没有了,

现在开始整顿第二种,官府没有记录的奴隶,这种查处比较难,比如某人是河北人,安史之乱逃到襄阳,被襄阳一户人家收留做仆人,襄阳官府肯定没有这个人的户籍记录,因为他的户籍在河北,这情况怎么确定它是不是奴隶?

废奴令中就很明确针对这种情况,首先主人得去官府登记,严禁匿户,如果请外地人做工而不去当地官府登记,这种情况就叫匿户,一旦查到,重罚五十贯以上。

哪怕是来投亲靠友也必须去登记,否则查到也会同等重罚。

登记后,官府就会上门来调查,确定此人是不是奴隶,标准就两条,你有没有给工钱?你有没有限制对方人身自由?

尤其现在有了举报重奖,邻居就会把你举报,官府的目的也很明确,让你蓄奴得不偿失。

当天下午,内卫把张镐蓄奴的材料和证据交给了御史台,御史台当天便发起了弹劾。

次日上午,天子李邺下旨,黄门侍郎张镐违反废奴令,革除其一切官职爵位,贬为平民,收回其官宅和护卫待遇。

张镐被革职为民的消息如一枚炸弹在朝中爆炸了,没等大家反应过来,政事堂又同时宣布,因违反废奴令,革除了十七名六七品小官的官职。

这一连串的消息引发官场震撼,尤其张镐的通报中,竟然是他府上的家丁告密,而且家丁已得到了五百贯的重赏,这更让百官恐慌,人人自危,他们瞒得过外人,却瞒不过家仆。

朝中官员纷纷请假回家处理奴隶,包括退仕官员和虚官,只要你还想要朝廷待遇和官职头衔,就得不折不扣执行废奴令,县衙前排起了长队。

短短三天时间,长安的所有官员都完成了废奴,没有人会为了几个奴隶而身败名裂了。

张镐最后还是得到了李邺的特殊安置,他被太学请去做教授,同时参与编史,搬进了太学提供的房宅。

废奴令稽查在长安结束后,又继续向地方官府推进,大唐的每个州府都派驻了内卫稽查组,继续在地方官府严查废奴令。

第1444章 草原消息

南方遥远的大洋深处,唐朝探险队结束了对南大陆的初步探查,初步探查最重要有两点,一是河流,二是建立航线。

河流是最重要的,它不仅意味着有淡水,还有可供种植的土地,这片南大陆的土地和大唐一样辽阔,探险队根本无法深入探查,只能在沿海寻找立足点。

经过近一个月的探查,探险队找到了三十多条河流,这些河流都比较短,但河流两岸有大片大片肥沃的土地,如果唐人迁徙过来,可以先建立三十几处定居点,然后再逐步向内陆进行探查。

令人欣喜的是,这里的土地非常适合种植小麦,而且更重要是,他们已经确定南大陆上没有土人,至少他们发现的定居点都没有土人,没有任何人居住过的痕迹。

杨良瑶下令立碑为据,表示此处已是大唐领土,他们立下了三十四块碑,同时留下寻找记号。

记号就是在距离定居点最近的海边寻找一块大石,用油漆涂成红色,格外醒目,这样在海面上就能看见记号大石。

忙碌了一个月后,船队起航了,向喀喀岛方向驶去,他们会在喀喀岛休整十几天,然后继续前往东南方去寻找南大岛。

二月的辽东已是春意盎然,到处流水潺潺,绿草茵茵,一派生机勃勃。

十万唐军已经到位了,加上辽西都督府的两万军队和辽东都督府的两万军队,一共十四万大军可供调遣。

柳城大营内,马璘站在沙盘前,正和副将余长阳、辽西都督张典以及营州刺史兼辽西都督府长史魏丰商讨即将开始的灭室韦之战。

马璘缓缓道:“各位,其实我最大的担心是西室韦和大室韦发现无法和唐军匹敌而避战西迁,这会使我们全歼室韦的战略意图落空,是天子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天子宁愿室韦留在辽西,也不愿对方去草原漠北,天子认为那是鱼入大海,再想全歼他们就难了。”

张典微微笑道:“魏长史一直和室韦那边打交道,和多和草原接触,这个问题应该由魏长史来回答。”

马璘的目光又转向了魏丰,魏丰谦虚道:“我对室韦和草原其实也是一知半解,恐怕会让大帅失望!”

马璘摆摆手,“魏使君不用客气,请直言!”

“好吧!那我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