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都是统治者留下的孽债啊。”
老子轻叹一声,头疼地盯着天幕,仿佛名校的咸鱼班主任突然养出了一个伏地魔。
他已经能想象到各位诸侯王对道家的态度变化了,无论恐惧还是兴奋,道家都不可能继续摆烂,咳,避世下去了。
不过张角的所作所为给老子带来了全新的思考,道家的发展或许不只局限于社会上层。
群众路线好像也大有可为嘛。
天音感慨万千:【这一混乱的历史时期涌现出了许多知名人物。
比如兵权谋家的代表之一,魏武帝曹操。】
建安十四年,邺城。
去岁刚结束赤壁之战,南下荆州又失败的曹操正处灰头土脸之际,刘备和东吴结成了联盟,双方关系牢不可破,兵马加起来共有十几万,而曹操经过了赤壁之战的大败,此时无力再对抗孙刘联军。
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专注于在北方搞内政,整理军纪、垦边屯粮,减免赋税
天幕出现的那一日,曹操正与他的军师与爱将们聚在一起,商量下一步该如何做。
曹操同样认为天幕是神明对凡人的指引,每次出现都认真聆听,生怕错过了一丝眷顾。
就在这个时候,他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父亲!”曹真惊叫道:“魏武帝?天女是在说您吗?”
曹操瞪大眼睛:他今后称帝了?不是,他从未有过这等想法啊!
内心暗叫不好,他下意识的看向荀彧。
颖川荀彧,王佐之才,曹操称他为“吾之子房”,可见对荀彧的重视程度,而他对汉室的忠心程度曹操同样了解。
若说他将来称帝,谁心里疙瘩最严重,毫无疑问便是文若。
他的傲骨、他的品格,如冰之清洁。
荀彧眼窝的阴影变得很深,他看着曹操,双唇不住颤抖:
“丞相竟有谋逆汉室之心。”
曹操:我不是,我没有!
第10章 兵家篇9征西将军曹操
曹操暗暗叫苦,心道天幕也不铺垫一下就扔出这么个大雷,叫他如何面对文若。
刚逢赤壁兵败,奉孝病重,其余臣子主持大局的能力都不如文若,曹操可不想这时候和对方离心。
而且小皇帝的影响力虽然被他削弱到几近于无,但在一些读书人的心中还是很神圣的,尤其在一干儒家老臣那里。
知晓了曹魏覆汉,那群老臣一怒之下会做出什么举动都说不定。
曹操不担心自己的名声再臭一些,但能拯救一点是一点啊。
宴明婉还不知道自己随口一个称呼引发了曹魏阵营的大动荡,喝了一口洛神花茶,她慢吞吞地解说道:【东汉元年,曹操出生于沛国谯县,年轻的他博览群书,很早便展现对武学的兴趣,尤其对军事策略有浓厚热爱。
为了深入学习,曹操亲手抄录众多古代兵法家的谋略精华,甚至对《孙子兵法》这部经典之作进行了详尽的注解与阐释,这些努力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奠定了坚实基础。
时人都认为曹操放荡不羁,将来不会有什么大作为,梁国人桥玄却认为他十分不凡。
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即将陷入动荡,唯有非常人才能拯救时局,我认为那个人就是你。”
桥公没有看错人,青年时期的曹操确实是一个名臣苗子。
当时朝局纷乱不定,曹操初入仕途,担任洛阳北部尉。任职期间,他发明了“五色棒”,作为执法标志将其悬挂在衙门两侧,任何人违反夜禁制度都会受到严厉的处罚。
蹇硕的叔叔触犯了夜禁令,曹操依法将其处死,此事震动京师,从此再也无人敢违反夜禁令。
曹操一心想要大展拳脚,但不想自己的做法得罪了汉灵帝最宠幸的宦官,之后他被迫免职,在洛阳无事可做,只能回到家乡闲居。】
“天底下的乌鸦一般黑,无论千年前还是千年后都一样。”明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