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采苓听着,目光出神了一下,然后噗呲一笑:“你说的果然是梦吧!跟我姐说的都不一样!还手机点外卖就有人送上门呢!要是这样的话,哪里会像你说的那样生活还很累很累!”
“那采薇姐怎么说的?”
“唔……反正就是大城市,跟我们这里完全不一样!还说她的同事都从来没听过菠萝岛这个地方。”
“干嘛,你想去啊?”方为好奇地转过头看她。
徐采苓也丝毫不掩饰,点头道:“想啊!”
“去做什么?”
“不知道,但就是想去看看!”
她说完又反问方为:“那你呢?你不想去看看吗?”
“嗯,有机会的话,会去的。”
“那你想去干什么?”
“读书呗。”
徐采苓愣了愣,然后又笑起来:“别人都是去打工或者玩儿,你居然想去读书,真是、嚣张~又无聊的想法!”
“歪歪,我的成绩还是有可能的好吧,指不定以后我去更好的北大呢?”
“……”
讨厌!怎么聊着聊着说到读书和成绩上了呢!少女愉悦的心情顿时就不开心了……
“说话啊。”
“不说!”
伴随着海鸟和暮蝉的鸣叫,落日的余晖将海岸边的少年少女染成晚霞的颜色,彼此的影子自脚边开始,在乡间小道延伸得好长。
(从明日起,每日两更,分别是早上十点和傍晚六点,新书期保底每日更新六千字左右,希望大家多多追读和投票,拜托拜托!爱你们!)
第3章 有人搬进来了?
没有高楼大厦的阻挡,小岛上的黄昏总能持续很长的一段时间,等太阳沉入海平面之后,黑夜又会骤然降临。
少年少女走在狭窄无车的乡道上,一路悠哉悠哉,中途还经过了岛上唯一的小学。
两人默契地停下脚步,站在校门口探头探脑地往里面看了看。
大门紧锁着,临近开学了,但里面依旧空空荡荡。
“真倒闭了啊。”
徐采苓感叹一声。
今年暑假过完之后,她和方为就成为一名光荣的初中生了,对于这间就读了六年的小学还是很有感情的。
菠萝岛上没有初中和高中,唯一的学校就是这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小学了,全校师生加起来也不过二三十人,是的你没看错,就是二三十人,全校。
好几个年级的学生混合在一个班一起上课的。
讲课模式大概就是‘老师先让二年级的自己做题,先给一年级的讲课,然后再让一年级的做题,再给二年级的讲课’,这在大都市里的学校几乎不存在的模式。
因为生源过于少的缘故,一来不方便分配教育资源、二来也因为去白潭岛的公交增加了班次,所以在今年送走方为这最后一届小学生时,菠萝岛这仅有的一所小学就宣告倒闭了。
往后菠萝岛的小学生,都需要到隔壁的白潭岛去上课。
方为和徐采苓不是小学生了,但上课也需要去白潭岛的中学,这是镇上唯一的中学。
好在白潭岛距离并不远,是菠萝岛的姊妹岛,两岛离得非常近,像是海鸥比翼的一对翅膀,中间有跨过海峡的桥梁连接,去白潭岛的公交车每天有四班。
当然了,也可以自己选择踩单车去上学,没啥特殊天气的话,踩单车二十五分钟也就到了。
“估计以后这里会租给别人做海产加工厂吧。”方为看着这关闭的学校说道。
“你又知道?”
“那总不能白丢着吧。”
方为无语,他不仅知道这里以后会租给别人做海产加工厂,还知道以后就是她老爹租下来的呢!
读书,对于没有资源没有钱的年轻人来说,无论放在哪个时代,永远都是最稳妥的出路。
方为很聪明,用长辈们的话来说,就是‘读书的那块料’,也确实上辈子他无论是小学还是初中,成绩都非常好,主要也是岛内环境有限、周围没什么诱惑,除了读书,这个年纪还能干啥?
后来上了高中,去了条件更好的大岛,什么小说、游戏、网吧分散了注意力,成绩也节节下滑,这是所有小地方出来的学生最大的难关——坚守本心的自制力。
很显然,上辈子的他没有这个自制力,说到底,往后在大城市里吃的苦,都是年轻时偷的懒,当然也有资源和眼界等原因,但人总是要先从自身找问题,才能进步的。
有了重来一次的机会,别的先不提,自律是绝对要做到的事!
在自律的加持下,他如今的成绩比起上辈子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在今年的白潭中学升学考试里是新生第一名,各科成绩都是满分,当然了,也只是因为试卷的极限就是一百而已……算了,小升初的考试不值一提……
说这些的原因,还是因为方为真正地体会到了自律所带来的改变和好处,这种截然不同的心境才是最珍贵难得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