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第18章(1 / 2)

嬴云曼轻易就看出这是什么情况:

退朝后再私下斥责,说明当时她对韩信的态度极其谨慎。

南越巴蜀未归、项羽降秦不久随时可能跳反,这时候确实不能与韩信交恶。

取消封侯的仪式,是对臣子极其严重的羞辱。

只有在韩信认错认罚的情况下,她才会如此处理。

瞥见祖龙微微颔首,嬴云曼突然冒出个诡异的念头:

她爹该不会信了天幕上的“宠”字?

以为她会见色起意、因私废公、要美人不要江山……

在看到她切实处置韩信后才放心?

越想越像这么回事,而且这么想的肯定不止祖龙一人——

嬴云曼对此有六点要说:“……”

【兵仙下凡这形容是真贴切,在此之前谁能想到用兵如神的韩信在政治上像个弱智。】

【弱智这个词就过分了,用秦二给的评价就行。】

【低情商:弱智。】

【高情商:幼稚。】

【其实也只有在知道兵仙幼稚的前提下,看殿前请封才会觉得好笑还好嗑。站在当时群臣的角度,那可就是将军对帝王的试探,只是秦二足够强势,压住了韩信的野心。】

【所以后来秦二改革军制时,就有很多人暗中联系韩信,告诉他造反的时机到了。】

【然后兵仙的迷惑行为又又又来了:他既不造反也不上告!】

【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

【都不能算试探了,这是最纯粹的找死。换作其他任何君王,韩信都必死无疑。】

秦人不知道“弱智”是什么意思,但知道幼稚是指“年纪小”。

所以这句话是在骂兵仙在政治上跟小孩子一样。

“见知不举者与同罪,韩信此举确实……难以理解。”

在天幕的熏陶下,不少秦人说话都染上些后世人的习惯。

造反,那是死罪。

知情不报,那也是死罪!

………

嬴政这次没有被韩信激怒,毕竟跟“稚童”计较毫无意义。

他不满的是秦二的纵容:“你不追究反叛之罪,就会有更多的人去效仿他。”

嬴云曼沉默。

她不杀韩信,肯定是因为不杀的好处多过弊端。

但她不能说出来。

这里不止她和祖龙,万一这话传出去,以后她还怎么骗取韩信的忠心?

嬴政语气加重:“岂可溺于私情而失其明断?”

“唯。”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嬴云曼只能先应下。

虽然她很想喊冤:她都没见过韩信,怎么可能溺于私情?

祖龙明显被天幕带偏了!

………

项梁赶紧教育项羽,如果有人邀他造反,绝不能像韩信那样隐瞒不报。

项羽自认当然不会做这种蠢事,甚至出言嘲笑韩信:

“优柔寡断,小人作态。”

他以为韩信是想要造反但不敢造反。

若是嬴云曼听到他对韩信的评价,一定会露出地铁老人看手机的表情。

作为鸿门宴的发起人,你项羽怎么有资格说别人优柔寡断?

………

以旁观者的角度,韩信看得出不反不告的行为极其不智。

但归于己身,以不告的结果反推:

劝他造反的人之中有他的好友,或有人于他有恩,他都有可能知情不报。

“幼稚。”

韩信有心反驳,却又不知道如何反驳。

【而秦二预判了他的迷惑操作,早就派青玉案盯着,看是哪些人会联系他。】

第14章

【发现韩信隐瞒不报时,青玉案把处理掉韩信后如何配合指导员平息军队动荡的预案都做了三套,结果秦二给的旨意是不用管他。】

【联系韩信的人都被秦二杀完了,韩信还不知道自己在死线上被捞了一回。】

【秦二甚至还将此事封存,百年之后世人才知道兵仙干过这种蠢事。】

【她是真宠兵仙!】

【主要不封存的话,秦二也很难跟臣民解释她为什么放着韩信不管啊。】

【腹黑女帝x懵懂兵仙!嗑到了!】

【为防止有人真把秦二当成恋爱脑:不反不告事件发生在殿前讨封半年后,之间两人没见过面,此时依旧只是君臣。】

青玉案应该是燎原二营独立出来后的新名字,来源于词牌名。

嬴云曼觉得自己一世英名真就要毁于一旦。

论坛虽然有人在帮她解释,但没解释到点子上,完全就是在愈描愈黑。

她不杀韩信,是因为杀他弊大于利。

她不信韩信会反,是因为他反不了——青玉案做的预案是如何平息军队的动荡,而不是如何处理韩信,就足以说明韩信的命捏在她手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