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在直播间透剧诸朝历史 第154节(1 / 2)

心里不赞同是心里不赞同,但是敢不敢改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他记得神迹说过他哥一共就干了十个月的皇帝。

才十个月,来得及干什么,怕是连龙椅都来不及坐热乎。

【接下来咱们详细说说明仁宗朱高炽是如何叛逆的。

首先他上位后就要把明太宗朱棣好不容易定都的北平改回南京。】

虽然朱棣还未定都北平,可定都北平是朱棣势必要完成的。

“你说说,你为何要迁回南京?!”朱棣质问太子朱高炽。

朱高炽叹气而后反问,“父皇,您为何要迁都北平。”

见他大哥竟敢反问他们爹,朱高煦大为震惊,合着他哥是扮猪吃老虎,他是不是故意吃这么胖的!!!

第141章

朱高炽和朱棣对视, 朱高炽目光没有丝毫回避。

他身为太子,会支持自家父皇做的一切决定,这是他身为太子的职责。

但是他支持并不代表赞同,一码归一码。

“咱大哥这么刚烈么?”朱高煦不知怎么时候蹭到朱高燧身份。

“那他之前对我怎么那么忍让?”朱高煦不解, 大为不解, “是觉的我不配么?”

【明太宗朱棣和明仁宗朱高炽对于迁都这件事都很执着, 而且都很一波三折。

咱们具体看看他们父子俩为了迁都做了什么, 一个非要迁都北平,一个非要把都城迁回来。

执着父亲和他叛逆的儿子。】

“明太子如此叛逆, 和唐太子一样疯了?”赵匡美大为震惊。

听神迹之前的描述,明明是一位忍辱负重的明君,怎当了皇帝就性情大变了?

【明太宗朱棣,自打上位以来就谋划迁都,从明太宗朱棣登基到1421年正式迁都, 整整历经了二十年。

要迁都自然要有人口, 从1403年开始, 明太宗朱棣就着手百姓迁都北平。

只要去北平, 就会减免赋税和劳役,由此吸引了大量江浙地区的富商们迁到北平。

其次, 明太宗朱棣还将徐皇后的皇陵选在了北平, 而不是南京。

并将北京昌平黄土山并改名天寿山作为皇家陵墓, 徐皇后是第一个下葬在十三陵的人。】

“为了迁都, 爹竟然连咱娘都不放过, 死了还得搬家。”朱高煦直接说。

他是想开了,自己就是不说, 天幕也会把自己的心思放到天幕上,那他还不如想什么说什么。

起码还过过嘴瘾, 大不了就贬为庶人呗,他爹还能把他炖了不成。

对皇位没有觊觎之心之心的朱高煦彻底放飞自我,这嘴就和个漏勺一样。

朱棣一个眼神过来,朱高煦嘿嘿一笑,学着他家三弟朱高燧一样捂住自己的嘴。

【从1406年开始,明太宗朱棣开始一点点的建造都城北京。

从全国四面八方运送木材石料,给新都城添砖加瓦,一直持续到1420年,北平的宫殿才建造好。

在这就不得不提明太宗朱棣另一个功绩,疏通开凿京杭大运河,可以说京杭大运河的开凿有一大半的原因是为了给北平补给。】

听到这,朱高炽叹了一口气。

天幕上再次出现他的心声。

【朱高炽】:都是钱,哪有钱。

“大哥,又没花你的钱你心疼什么,咱爹敢怎么嚯嚯,肯定有钱。”朱高煦瞧他大哥一脸抠门样,半点不大气,“你这小气扒拉的,和咱皇爷爷真像。”

朱高煦是谁都敢说,连朱元璋他都敢说两句。

“再说,没钱就印呗,又不是没纸,纸都舍不得?”朱高煦真不理解大哥心疼啥。

这点朱高燧也赞同,印刷大明宝钞不就行了?堂堂大明王朝,最不差的就是钱。

【朱高燧】:不差钱

【朱高煦】:不差钱

朱高煦看着两弟弟心声,无奈的又叹了一口气。

朱棣是已经不想看朱高煦和朱高燧兄弟二人的心声,徒增火气。

朱棣目光再次落在朱高炽身上,太子朱高炽也不避开。

这一刻,朱棣有种掌控不住朱高炽的感觉。

朱棣原本觉的太子朱高炽虽能力一般,但做守城之君没问题,却不想他如此叛逆。

【朱棣】:不服?

【朱高炽】:不服。

父子二人的心声同时出现,但二人都面无表情。

一旁的朱高燧和朱高煦被这紧张气氛弄的不敢说话,但朱高煦的内心活动还是很活跃。

【朱高煦】:我爹不会废了我大哥吧?我可不想做太子!

朱高燧…

“二哥,你想多了吧,不还有好圣孙瞻基么。”朱高燧白了朱高煦一眼。

“对对对,还有好大侄子。”朱高煦松了一口气,这太子白给他都不要,太压抑了。

【开通了京杭大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