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请收藏本站网址:746wx.com

盗墓:我陈玉楼一心修仙 第1o43节(1 / 2)

熙熙攘攘的人匆匆走过。

门口的小摊上,坐满了下工回来的男人,一个个袒胸露臂,拿着草帽扇着凉风,手边则是人手一盏米酒,说着听不懂的当地土话。

也有打渔归来的渔民,以及在地里忙碌的老农。

披星戴月。

忙碌且热闹。

云雾之中,炊烟袅袅。

一派市井中的烟火气息。

“奇怪,没听说巫溪这边开矿啊,那些人怎么都是一副从矿井里回来的样子?”

走了一圈。

几人终于寻到一座酒楼,找了处靠窗的位置,恰好面对千山峰头,家家户户,灯火通明。

等待上菜的时间里。

杨方忽地想起来,之前街头所见,忍不住好奇道。

“巫盐矿!”

陈玉楼随口解释了一句。

“这地方自古就产山盐,虽然质量一般,但耐不住价格低廉,镇子里不少人私开矿洞以此谋生。”

要知道,无论哪个朝代,盐铁之物都是管制禁物。

牢牢掌控在官家手里。

别说私自开采,就是贩运,都是杀头的重罪。

只不过,暴利行当,永远都不缺不怕死的狠人。

巫溪地处偏僻,那些矿井又多在密林山崖深处,加之整个小镇多是同宗同族,开采、贩运,上下一体。

以至于千百年来。

还真被他们给做成了。

借着私盐发家,不知出了多少富庶大户。

这帮人城府深重,大都见好就收,早早搬离此地,洗白上岸,要么购置田产地契,乐得当个富家翁,要么就是改行换业,做些正经营生。

剩下的穷苦人,无处可去,只能继续留在巫溪镇里,替人开矿采盐。

一千多年下来。

巫溪一带,大小矿井不下千百处,到清末时计划局就已经开采尽了,剩下些零头,也大都埋在地底深处。

运气好一天下来,能采个几十斤。

运气不好,可能半个月都不见一把盐粒子。

只能勉强养家糊口。

这么开采下来的后果就是,整个巫溪大山里头,密密麻麻全是废弃的矿洞。

平日里,家家户户都得约束自家小孩,严令禁止往山里去。

不然,稍有不慎,一脚踩空,坠入矿井深处,连尸体都找不到。

“原来是这样。”

听过他一番解释。

杨方这才恍然大悟。

难怪先前他就觉着那些矿工身上,一股子的盐腥味。

说话间,店里伙计已经端着做好的菜上来。

“吃饭吃饭。”

见状,众人极有默契的停下闲聊。

巫溪不比巫山,陌生面孔本身就少,谈及的还是巫盐矿井一事,万一引起有心人注意,到时候岂不是麻烦缠身。

在场诸人都是走南闯北的老江湖。

深知这一点。

再不谈论这些,只是拿起筷子吃饭。

巫溪巫山相隔不远,菜式也都大同小异,尤其是一盘烤鱼,红油辣椒,热气腾腾,焦香味道几乎是扑面而来。

光是闻着那香味,众人都只觉得口中生津。

哪里还顾得上其他。

纷纷食指大动。

只有白半拉和袁洪,两个一个是北方人,吃不得辣,后者则是山中猿猴,也尝不了半点。

无奈下。

只能又吩咐伙计上了几盘稍微清淡些的饭菜。

倒是陈玉楼几人,湘西出身,无辣不欢。

到了川蜀地界,就像是回家了一样。

走船过水,本就潮湿,巫溪尤甚,气候潮湿的几乎能捏出水来,就适合吃辣子,一口汤饭鱼肉下去,浑身汗水淋漓,只觉得说不出的舒适。

一阵嘶哈声,听的白半拉龇牙咧嘴。

光是闻着那刺鼻的辣味,他都觉得头皮发麻,实在想不明白,陈掌柜他们怎么吃得下去。

等到夜色渐浓,窗外小镇上灯火慢慢熄灭。

圆月悬在半空。

一行人才终于心满意足的放下碗筷。

只觉得说不出的过瘾。

“算算时间,最多也就今夜或者明早,玄真道长就会到了。”

“回去洗漱早些休息。”

陈玉楼率先起身,留下一句话,便径直朝后院厢房走去。

“好。”

“走了走了,回去睡觉。”

“你小子,都躺多少天了,不好好修行,回头白泽都要超过你。”

“怎么可能,好歹我现在也到了气运周身,锤炼体魄的境界,白泽才修行多久?”

“不可能?这修行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小子当自己是罗浮呢,睡睡觉就能提升修为?”

“……”

闲聊声中,一众人也纷纷起身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