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不喜欢听青史留名的好听话。
尤其是不缺钱财的上位者,最是追求虚无缥缈的名声。
乾元帝心中高兴,但嘴上还是道,“朕留不留名不重要,主要是有彦儿这般肱骨之臣辅助,朕把这江山交出去也能更放心。”
自从谢文彦离京后,朝中的夺嫡争斗就显现了出来。
皇子们争得乌烟瘴气,你死我活,一个个手段是有,可就是少了些大局观,少了对天下百姓的重视之心,眼中只有皇位和权利。
不把百姓放在心中的皇帝,迟早会把江山葬送。
乾元帝现在很是忧心,因为一群儿子中,他觉得传位给谁都悬。
但如果有谢文彦这种文武双全的辅臣,那就可以放心了,只要挑一个老实听话的中庸皇子继位,未来稳固江山数十年不成问题……
其实。
乾元帝也不是没想过让谢文彦上位,毕竟谢文彦真的太优秀了,又那么像他这个父皇。
可终究,出身在宫外就注定了血脉存疑,没有继位资格。
他愿意,宗室也不同意,其他儿子们更加会团结起来反对。
“诶,要是当初没出宫就好了。”
乾元帝很是懊悔叹气。
不过,让谢文彦上位这个想法,终究是在他心中留下了痕迹。
……
谢家。
乔玉景得到边疆接连胜利的消息,提着的心也松了许多。
知琴知书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
知书兴奋道,“公子,姑爷真是太厉害了!当初外面传咱们姑爷是战神转世,还真给说中了,数次战役胜利,数次斩杀敌军将领头颅,真是神了。”
“有此军功,只要姑爷能够活着回来,日后朝中那些官员,就再也不敢小看姑爷,咱们家就算是彻底在京城权贵中站稳了脚跟。”
知琴也是高兴不已,但她比较稳重,端上一碗补汤提醒道。
“公子,您快把汤喝了,趁着姑爷回来前好好养身体,到时候姑爷回京,您才能尽快怀上小主子。如今姑爷声势如虹,盯着的人不少,咱们可不能让人钻空子。”
一旦姑爷出息了,外面那些官员为攀交情,就算姑爷拒绝,也肯定会想办法硬塞人。
她们公子不得不防,做好最坏的打算。
“嗯,我明白。去拿信笺过来,我要给夫君写信……”
乔玉景点头羞涩笑,乖乖把补汤喝完。
净手后,焚上自己最喜欢的香,才开始给边疆的爱人写信。
—
与此同时。
边疆军营中。
谢文彦坐在篝火旁,也拿着临行前夫郎送的护身符,思念远隔千里的人。
旁边士兵瞧见打趣,“谢小将,想夫郎了?”
“嗯。”
谢文彦闻言没有犹豫点头,俊朗的脸上笑容温柔。
不知没有他在身边,夫郎每日睡得可好?
平日里可有想他?
他很是想他。
第141章 三年(2)捉虫
谢文彦的军功传回京城,虽然很是令人震惊不可思议。
但其实也并非太过夸张,因为谢文彦从幼时起,就表现出了极大的读书和练武天赋。
他十年如一日的每天早起锻炼拳脚,勤恳读书练字,在同窗之间颇有文武双全的名声,去了边疆后更是积极融入底层士兵,不怕吃苦跟着操练,有循序渐进的变强过程。
再加上曾经在朝堂上,直接当众斩杀官员的狠辣心性……
说实话,他能在边疆战场如此勇猛,仔细想想还真不奇怪。
和谢家没仇甚至交好的官员,如今心中很是庆幸,谢文彦有这般能耐,在边疆那种凶险之地都还能活得如此灿烂,前程着实远大啊。
他们与其交好,未来可期!
但世族和与谢文彦交恶的人,表情可就僵硬难看了。
“想我世族多年算无遗策,没想到竟在这个泥腿子出身的臭小子身上栽了跟头,将他送去边疆还能逆风翻盘,此人当真是我世族心腹大患啊。”
“此人必须死,传令下去,无论用什么办法,必须让姓谢的死在边疆之地!”
三位世族族长眼睛通红。
与其说是被气的,不如说是害怕。
谢文彦的存在让他们感觉到了一种深深的恐惧。
京城有人欢喜,有人担忧。
……
边疆。
自从谢文彦数次在战场上立功后,他就从原本的监军职位,成了先锋将领。
每次战役,他都冲在大家最前面。
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堪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边疆楚国士兵的气势,被他带动得十分亢奋,以他为偶像目标,一个个上了战场后也比往日不知勇猛多少。
这期间谢文彦自然也是受过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