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彦故作好奇指点,“赵兄,虽说世上宵小难根除,便是皇城脚下也少不了盗窃之事,但京城巡逻到底比其它州县要严很多,我观赵兄也不是粗心大意之人,怎会连着三次被偷儿得手呢?”
“诶,此事都怪赵某出门太少,一时不慎露了财,才会被偷儿盯上。”
赵洪章很是羞窘赧然。
谢文彦闻言疑惑,“什么偷儿如此胆大,赵兄你好歹是个秀才,偷一次两次就罢了,这都第三次,也太猖狂了!”
“而且每次被偷,都是赵兄刚刚把银子拿到手的第二天,如此巧合实在奇怪,赵兄莫不是得罪了什么人?”
“我第一次来京城,怎会得罪谁呢……”
赵洪章面露沉思。
他不是傻子,之前没想到这点,不过是刚到京城就碰见倒霉事,一时陷入窘境,满心都被耽误科举的忧虑占据,就没想太多。
如今被人提醒,顿时就意识到了不对的地方。
他被偷银子的事情,确实太巧合了,那小偷就好像总知道他身上什么时候有银子一般!
聪明人不需要说太多,提点到这里就差不多了。
“防人之心不可无,恩科期间鱼龙混杂,赵兄还是多多注意身边之人为好,每年因为各种各样事故,而错过考试机会的有才之士总是不少。”
“今日与赵兄相谈甚欢,以赵兄才能他日必有作为,赵兄若有困难可去桐树村找在下,能帮忙的谢某必不容辞。”
“我与赵兄都是寒门子弟,愿将来与君共勉。”
谢文彦拱手笑道,并不掩饰自己的交好之意。
毕竟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他欣赏对方才华,觉得两人都是寒门,想结交组成小团体,以后相互扶持,才是最正常的。
这是很寻常的交际。
赵洪章自然不会拒绝,并且他对谢文彦的才学也很是佩服,若能有这样一个至交好友,确实是件很不错的事。
“今日多谢谢兄相助,赵某改日定当上门拜访。”
他露出笑容拱手。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才分开。
—
赵洪章走的时候神情凝重,很显然对自己丢银子的猫腻有了猜测。
乔玉景看向谢文彦道,“夫君,看来这位赵郎君是着了别人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