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仲景执意回乡祭奠亡妻,众人也不便做过多挽留。
赵玉欢要送送老爹,便拉着柳含烟作陪,师徒二人便把赵仲景送到了山脚之下。
临别时,赵玉欢依依不舍道:爹,回去之后跟娘说一声,儿子要修仙学艺,
临别之际,赵玉欢心中充满了不舍,他紧紧握着父亲的手道:爹,你回去之后,记得跟娘说一声,儿子现在正忙着修仙学艺,今年就不去看她了,明年一道补上!
赵仲景看着自己的独子,面上故作严肃道:哼!你娘在天之灵,也不会指望你每年都能回去扫墓。她最希望看到的,是你能在你师尊这里学到真本事,将来能够有所成。
赵玉欢嘿嘿一笑,拍着胸脯向父亲保证:爹爹你放心吧!儿子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绝不会让爹和娘失望的。
赵仲景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再次拍了拍赵玉欢的肩膀,没有再多说什么。
而是转身面向柳含烟,抱拳说道:大师兄,玉欢这孩子心性未定,以后还请你多加费心。尽管对他严厉些。
柳含烟望了一眼赵玉欢,内心里泛起了一丝夺了人家儿子的愧意,于是郑重地说道:师弟大可放心,玉欢虽有时顽皮,但天赋极高,秉性淳朴,我会好好教导他的。
送走了赵仲景,赵玉欢在清风山上开始了正式的修行。
◎最新评论:
第50章 适应
◎清风派下辖有十二阁,这十二阁分别以素行之尊师的十二位杰出弟子为首,◎
清风派下辖有十二阁,这十二阁分别以素行之尊师的十二位杰出弟子为首,各自引领一方。
在这十二阁中,所有的低阶弟子在特定的事务上都会接受统一的管理。比如,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落清风山时,这些低阶弟子们便需前往论道堂集合。在那里,会有一位经验丰富的讲师为他们讲授经文道义,传授清风山派的术法理论知识。这样的安排旨在打牢弟子们的根基,为他们日后的修行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然而,近几日来,由于各阁的长老及座下的高阶弟子们纷纷下山,去追寻那传说中的玄阳体,授课的任务便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柳含烟的肩上。
到了下午,十二阁则会根据各自的情况,自行安排弟子们的修行计划。有的会选择闭关修炼,有的则会进行实战演练,以提升自身的实力。
此外,每日各阁还会安排低阶弟子们轮流值守,负责为自己所属的阁中搬运货物、挑水、打扫等杂务。
赵玉欢,作为新入门的弟子,虽然加入了柳含烟的怜幽阁,但并未因此享受到特殊的待遇。相反,由于柳含烟以往并无弟子,各阁原本需要定期抽调弟子到怜幽阁帮忙的杂活儿,现在都落在了赵玉欢一个人的肩上。
然而,赵玉欢对此却毫无怨言,反而乐在其中。虽然偶尔显得形单影只,但他的日子却过得相当充实。
每日上午,他都会准时前往论道堂学习理论知识。授课之人有时是柳含烟,有时是素行之尊师,偶尔也会有其他讲师前来打替班。赵玉欢非常享受这段时光,他觉得授课时的柳含烟显得格外博学,是他以往未曾见过的样子,那种清冷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娓娓道来,让他听得如痴如醉。
为了给柳含烟长脸,赵玉欢学习上也算努力,每日勤学不辍,进步很快。
一日,正值课间休息时分,众师兄弟们纷纷围坐一起,开始谈天说地,气氛甚是融洽。
赵玉欢作为新来的弟子,加之自己独属一阁,平日里鲜少有机会与其他弟子接触,故而与众师兄弟之间并不熟络。再加上他出身乡野,初来乍到,自然难以迅速融入大家。此刻,他独自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就在这时,一位、面容和善的师兄缓缓走来,主动向赵玉欢搭话。
他轻车熟路地坐在了赵玉欢桌子前方的空位上,转过身来,小臂自然地搭在了赵玉欢的桌面上问道:赵师弟,我听闻你在上山之前,曾悉心照料过咱们的大师伯好几个月呢,真是不容易啊!快跟我说说,大师伯他老人家平日里好相处吗?
提及柳含烟,众人皆知他平日里总是戴着一张神秘的面具,性情孤高清冷,不苟言笑,仿佛拒人于千里之外。故而,多数弟子对他都是心存敬畏,只敢远远观望,而不敢轻易亲近。
不过赵玉欢自是不这么认为的,他认真答道:嗯,当然好相处啊,师尊人很好的。
主动找赵玉欢说话的这位赵玉欢认得,他叫长顺,是清风山的主事文殊仙君的座下大弟子。长顺为人成熟稳重,深得掌门素行之的器重。因此他还有个职责,就是负责掌门素行之的饮食起居,是三代弟子中的佼佼者。
长顺在山上呆得久,懂得多。赵玉欢经过一段时间的细致观察,逐渐意识到长顺师兄在年轻一代弟子中拥有着极高的威望,几乎所有的弟子都愿意听从他的安排和调遣。
素行之对于新入门的赵玉欢也是颇为关注,他特意交代长顺要好好关照赵玉欢,帮助他尽快适应山上